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亂(2)(第2/2頁)
章節報錯
把王源喝止之後,魏嶽也只是道:“殿下,若要平亂,眼下兵力也是儘夠了。直衛一隊的騎兵,軍中有劉澤清原有的兩千多匹戰馬,加上淮揚鎮送過來的,咱們自己搜求的,戰馬有三千六百多匹,騾子和挽馬不算,按殿下吩咐,咱們也造了不少車,淮安與揚州相隔很近,道路也好,現在出發,萬多兵馬明早可至……練了這麼久,若是藉此機會,叫新軍見見血,也很不壞。”
身為大將,這一層想的倒是沒錯。
朱慈烺只覺心亂如麻,下意識的道:“不必帶步軍,這陣子練的馬軍挑騎術好的帶一千人……就是這樣,快些下去預備吧。”
“是,臣同王源去預備。”
幾個大將轉身離去,身上的鐵甲離的老遠還是鏘鏘作響,接著就是不遠處的山腳下傳來銅哨的響聲,這陣子練兵幾乎每晚都能聽到,這不奇怪,不過接著就是大隊的官兵跑步集合,直到官道路頭,接著是分隊去牽馬,深夜之中,戰馬的嘶鳴聲,噴鼻子的響聲,再與兵仗局過來授給兵器的響動,隔的老遠,都是能聽的十分真切。
此時連候方域等人都驚動了,所有值班的司官吏員都從房舍中出來,在高處驚疑不定的看著山腳下的動靜,等看到有人給士兵授上騎甲,輔兵們手忙腳亂的幫著騎兵著甲時,已經有人不覺驚問:“是不是流賊突襲?”
朱慈烺自己並沒有著甲,只是換了行裝袍服,在鄭元勳等人的簇擁下,向著山腳下大步而行。
這件事,也是打亂了他的計劃,很多事都是千頭萬緒的在進行中,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也是使得他陣腳大亂。
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也正卡著江南士紳的脖子,襄陽那裡有李自成的兵,此路不通,除此之外,也就是沿京杭大運河北上,走揚州和清江的路最好貿易。
國家再亂,南北貨運交易是不會斷的。
結果如何?自己這邊先亂起來了!
“走吧!”夜色之中,數百支火把已經先後點燃,空氣中到處都是嗆鼻子的松明火把的味道,朱慈烺面色鐵青,掃視眾人一眼,就預備翻身上馬。
無論如何,鹽課必須整頓,秩序也必須恢復,這一筆銀子是非要不可,那麼,雷霆手段,自然也是非施展不可。
正當此時,不遠處也是傳來人聲,似乎有人騎馬過來,此時天已經很晚,倒不知道是誰連夜往朱慈烺這邊趕?
沒過多久,便是看到陳子龍騎在馬上,身邊有五六個隨從,正打馬揮鞭,往這邊趕過來。
一見這裡陣仗如此之大,陳子龍也是一徵,不過,皇太子旗號就在眼前,當然是立刻滾鞍下馬,疾步前趨,到朱慈烺跟前便是跪下一禮。
“快些起來吧。”朱慈烺也是有一陣子沒見著陳子龍了,營造的事,早就不必叫陳子龍盯著,這人在軍事大政上才幹都很不壞,不過現在急需的是農業上的人才,所以只能委屈陳子龍當個農官。
好在興趣所在,陳子龍也不牴觸,這陣子每天騎馬在鄉下到處跑,還找朱慈烺已經不鼓的腰包裡又掏出一筆銀子來,各種種子清江有的有,有的沒有,需要到南方甚至是曰本去採購,陳子龍自己,也是拼命花錢,光是番薯的種子,買的怕就有超過萬斤。
好在,越是這樣花錢,朱慈烺反而知道這人是個懂行的,此時見陳子龍原本白皙和還算俊俏的臉已經徹底曬黑了,身上衣衫也是破爛流丟,似乎很久不曾洗過,一臉風塵,眼角皺紋也是深了幾分……這樣的人,才無愧明朝儒生們自吹的天下支柱,也不愧是百姓眼中的“讀書人”罷?
心裡感慨,臉上便是露出笑來,只用手拍了拍陳子龍的肩膀,以示鼓勵。
他是十幾歲英俊瀟灑的少年,拍三十歲怪大叔的肩膀,場面自然有點兒怪,好在身份在這,別人也不好說什麼,當下朱慈烺只是看著陳子龍,笑道:“怎麼,這早晚了,你還巴巴趕了過來?一定是有什麼大事要說!”
“是的,殿下。”
陳子龍現在對軍事什麼的,也是絲毫不理會了,看了一眼,就笑道:“這麼晚了殿下還帶兵艹練,真是辛苦……臣趕過來,確實是有要緊的事要回……”
說著,便是從自己馬背兩邊的口袋裡掏出幾個大大的番薯出來,對朱慈烺笑著道:“殿下,臣這陣子,看的田畝恐怕有過萬畝,收羅的番薯種子,怕不也有過十萬斤?好歹是挑出來幾個過的去的,殿下請看,這種番薯,臣給它取名叫紅心王,個算大了,深耕細作,按殿下所說的,提蔓分莖,怕不也能收它個幾千斤?”
自從朱慈烺和陳子龍幾次深談,極言糧食的重要姓,這個農工司的司正也是極其負責,每天就在田間地頭,朱慈烺事忙,也顧不上他,只是要人給人,要銀子給銀子。
現在看去,此君笑的十分燦爛,手中的幾個番薯,紅皮紅心,也比拳頭要大一些,看來,算是在當時的種子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種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