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化(4)(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元功自己也是十分歡喜,只是他心中有不足外人道的東西,所以還是連連謙辭,只道:“小弟才學淺薄,不懂世務,而且太過年輕,豈敢託大?”
“不妨,不妨,”有個老成鹽商道:“反正我等聽命行事,由鄭大官人應答,底下再有什麼事,大家出來公眾商量,列位以為如何?”
“這樣也好。”鄭元功眼見無可推託,當下也是頗感得意,只得道:“如此,後生小子就就僭越無禮了。”
話是如此,臉上的得色卻是消除不掉,眾鹽商全是猴精人物,此時都不便說什麼,於是喝茶的喝茶,賞看戶部擺設的看擺設,背手亂竄的也很不少,更有幾個大爺,用黃銅鍋子,紫檀煙桿,寧綢菸袋一套全的傢伙什一字擺開,叫人裝上菸絲,吐雲吐霧,一時間,好生快活。
…………“瞧瞧,瞧瞧。”張慎言是老背晦的樣子了,耳不聰眼也不明,此時站在廂房對面,倒是把對面的情形看的清清楚楚,搖頭道:“研齋,叫這麼一夥子破爛流留的過來,真真是叫人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此老最近牢搔多,辦法少,高弘圖也是有點厭了,當下只是笑道:“信陵君也用偷兒,這夥人好歹比雞鳴狗盜強些。”
“這倒也是。”張慎言點了點頭,又道:“不過還是早點打發了吧,國家中樞要地,留這麼些人在,不成體統。”
最近以來,每天都有不少人到高弘圖府中抱怨,要麼就是有不少門生故舊寫信來。他雖然是山東人,不過根已經紮在江南,太子最近改一條鞭法,徵收實物,又在江北一帶廣設勸捐的厘金卡了,江南一帶,已經是聞訊搔然。
現在這情形,南北貨物大宗交易已經斷絕,前一陣戰亂之時還好說,現在闖軍主力早就不知道哪兒去了,畿南和山東河南一帶,大半都已經歸原本的地方官員所領,雖然還混亂不堪,不過米、鹽、布、絲等貨物是不可或缺的民生要物,就算是海外來的奢侈貨物,北邊一樣還有不少地主官紳照樣購買,現在都是一些中小商人,勸捐抽釐,這幫人也是咬牙忍了,照舊奔走貿易,但稍有實力計程車紳大商,現在都是按兵不動,就是要看高弘圖等人,究竟有什麼說法應對?
這種壓力,其實比流賊或是東虜犯境,又或是兵變那天,還要大的多。
官員都是出身同一階層,給皇帝賣力氣是一時的,退居泉下,優遊歲月,或是傳諸子孫才是百年大計。
江南世族,少的三四代,多的五六代十幾代,門生故吏煙親好友,已經結成了一張密不可破的大網,這樣的實力,不要說一個高弘圖,就算是皇帝勳親加起來,也是遠遠不夠看的。
高弘圖自己現在是尚書,將來子孫江南安家,可還指望彼此照應,對這些人的要求,他豈敢等閒視之?
自己就算罷官,這子孫後代的事,可比一頂戶部尚書的帽子要重的多了。
只是太子出外,崇禎十分支援,錢糧撥給,自己已經託詞部庫無銀,幾次頂了回去。有一點銀子,也是使在侍衛處京營巡警司的頭上,皇帝也不好說什麼,若是風平浪靜之時,公然反對太子勸捐抽釐,恐怕彈章一上,就是自己免冠歸裡之時。
張慎言只知道抱怨,又豈能明白自己苦心孤意?
當下只是冷冷一笑,好不容易把這個糟老頭子給哄走,這才又重新換上緋色官服,烏紗在頂,腰懸玉帶,威風八面的走了出來。
“在下鄭元功,叩見大人。”
“在下李益康,叩見大司徒!”
“高大人安康如意,在下叩首!”
高弘圖一出現,整個東廂就如同滴水進了油鍋,眨眼就沸騰起來。
這夥子鹽商,雖說和勳臣公爵都能攀上關係,在地方上,州府縣官都得賣幾分面子,不過真遇到了緋袍玉帶的大官,自己草民的身份卻是一錢不值,身居百萬之資,照樣也得叩首行禮,一點兒也馬虎不得。
高弘圖雖然滿臉笑容,不過在眾人叩首的時候,他也是安然上座,手中捧著吏員送上來的茶,安然等眾人叩完了頭,才微笑道:“生受諸位,不必跪著說話了,都請起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