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全陣向前!”

幾乎就在嶽樂殞命的一瞬間,.

“轟,轟,轟!”

八十多個排,每排都有一個腰鼓手,在指揮官下令之後,戰場上的旗手們搖動旗幟,接著所有的隊官接受到旗語,開始下令,就在幾息間功夫,所有的排長也都接到命令,同時每個排的鼓手開始抽出鼓槌,開始用力敲打起來。

幾十面腰鼓和所有的大鼓一起響起來了!

這幾乎就是山崩地裂般的威勢,這種聲響,超過了炮聲,火銃聲,清軍的喊殺聲,馬嘶聲,天地之間,似乎就只剩下了這個鼓聲。

鼓聲中藏有凜洌的殺氣,鼓聲中有一往直前的決心和勇氣,鼓聲整齊劃一,鼓點中自有步伐講究,透出無可挽回的殺伐之音!

聽到這樣的鼓聲,四千多平虜軍戰兵們原本有點混亂的心思,反而在這轟隆隆的鼓聲中變的澄淨下來。

是的,無數個日日夜夜,他們就是在這鼓聲中不停的訓練。

在皮鞭和軍棍下,這鼓聲是日夜陪伴他們的聲響。

除此之外,別無他音。

在這鼓聲之下,所有的雜念都消停了,所有的排,從隊官到哨官,再到排長,棚長,每個普通計程車兵,在這個時候,唯有跟著鼓點前行,踩在鼓點之上,絕不允許錯開半步!

如果站在清軍一方來觀察的話,就可以看到寬闊之極的明軍大陣就是在這鼓聲之中,以詭異的整齊劃一的步伐,不停的向前。

如果可以形容的話,那麼,明軍的陣列就是一座移動著的鋼鐵鑄成的山巒!

霸氣,厚實,移動的時候,似乎沒有任何花巧。

但任何一個有經驗的軍官或士兵都知道,眼前這種沒有花巧的花巧,就是最大的花巧!

“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博洛駭然!

淮塔、喇希,甚至是在陣後的阿巴泰,俱是駭然變色!

從來沒有見過明軍陣列有如此整齊,有如此霸道,有如此一往直前絕不後退的決心和凌厲的殺伐之氣!

“這哪是新軍?”阿巴泰此時還不知道自己的愛子已經被一槍斃命,不過,以他幾十年戰場經驗所培養出來的靈敏嗅覺,他已經知道,眼前的戰局,大事不妙!

開頭的火銃雖然犀利,不過不出明軍火器的範圍,雖然把前鋒輕鬆擊潰,但阿巴泰不過是嘴唇動了一動,算是對明軍表現的一種讚許。

稍微有點抵抗能力的對手,也就是給清軍制造一點小麻煩罷了。

接下來明軍右翼的表現也是叫他吃了一驚。

這麼犀利的火炮,擊發的速度和火炮的質量,都是叫他吃了一驚。到這時,他覺得有點不快。倒不是因為蒙古兵們慫包的表現,而是覺得自己被孫傳庭給陰了。

怪不得孫傳庭擺出這麼一個重兩翼,輕中間的螃蟹陣,左翼的明軍表現果然強悍,刀對刀,弓箭對弓箭,打的那些漢軍和少量的滿洲八旗步步後退,不能抵敵。

右翼又藏了這麼多犀利的火器,也怪不得老孫頭敢這麼牛氣,上一次和明軍萬人以上的軍隊堂堂陣陣的野戰是什麼時候,阿巴泰自己已經不記得了。

不過,也就只限如此了。

阿巴泰堅信,只要清軍一突前,中間那些穿著漂亮鎧甲的新軍一潰敗,孫傳庭的一切佈置就只是笑話罷了。

只要一接觸上,明軍的火器不好施展了,底下的事也就是單方面的屠殺罷了。

但接下來的事就是阿巴泰感覺有人在自己的臉上扇了一巴掌,沒想到明軍還在陣中帶了紅衣大炮,這種大型火器清軍也有,不過全部在三順王的漢軍之中,普通的部隊用不好,也不便攜帶,他真沒有想到,眼前這股明軍不僅有普通的虎蹲炮和佛郎機這種明軍中常見的火器,而且還有那種明軍專門用來守城千斤大炮!

到這個時候,阿巴泰明白,今天算是真正啃上了硬骨頭!

等此時此刻看到明軍突前,對方甲堅兵利不說,士氣還如此高昂,指揮也如此犀利……阿巴泰已經發現,自己的弓箭射手沒佔著便宜,步陣被炮兵轟擊的七零八落,對方此時進攻,恰如其時。

這充分說明,對面的明軍將領的臨陣指揮,十分叫人稱道,並沒有絲毫錯處。

便是易地而處,阿巴泰自覺也不會指揮的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