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此時,怕是多爾袞多少也能理解崇禎當年的難處了,攤子越大,為政者東補西修,真的是比原本地盤小的時候要困難的多!

因為明白這一點,李自成在這一段時間也是加緊準備,西安那邊不停的送糧餉過來,對將士們也是關懷備至,他幾乎每天都在巡營,除了身後一頂黃傘和一百多御營騎兵護衛外,基本上就不擺大順國主的架子了。

當初那種出來幾百個隨從,數千騎兵的排場,現在也是真的擺不得了。

這一天正是節氣,太平時節,村落裡都要舞龍賽會,舉行村宴,全村老小都在一起熱鬧一番,然後各家各戶還有自己的慶祝活動,或是一些民俗的規矩講究,老人們也是趁機會教導給小輩,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在一塊高地上巡行的時候,李自成想起二十幾年前自己還年輕時,那年剛過年,也是大約這個時候補上了驛卒,每個月有兩鬥米可領,事情做的好了,還有一些散碎銀兩和銅錢的賞賜,能當上一個驛卒,在陝北也算是一個十分不錯的出路,因為有固定的糧餉,還會從馬匹的吃食中省一些外快出來,活計也不累,反正就是騎馬趕路,比在地裡做農活要輕鬆的多。

當邊軍還要打仗,有戰死的危險,做驛卒待遇不差,走南闖北長見識,收入也不錯,當時他補上驛卒,全家都是十分高興,父親更是替他牽著馬,一路走到村頭,千叮嚀萬囑咐,叫他好生做事,不要頂撞上官,要和同事和衷共濟……這話,想起來快二十年了!

現在父親的軀體都已經成了一具枯骨,直系家幾乎死的精光,造反十幾年,眼看就要成功,卻是功虧一簣!

一想到此,原本有些傷感的李自成緊緊勒住了馬韁繩,眼前雖然有幾百將士正在操練,喊殺聲震天,可是他卻是一點兒觀看的心思也沒有了。

“皇上,吳將軍回來子。”

正在此時,李雙喜前來稟報,李自成往身後一看,果然是一小隊騎兵在黃土高坡上疾馳而來,冬天天干,雖然只十幾人,但也跑出了不小的煙塵來。

“果然是子直回來了!”

一見之下,李自成就是十分的欣喜。自從造反之後,義軍一直是在流竄做戰,長期的流動對人的體力損耗很大,當然也就需要更多的戰馬。

每次戰勝官兵,最難分平均的戰利器就是俘虜來的騾馬,將領再好說話的,也要吵吵幾聲,努力想使自已麾下的騎兵再多一些。

李自成當然也是如此,插戰南北,最愛的自然是騎兵。闖軍經過幾次挫跌,終於在幾年前攢出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馬匹有好幾萬匹,合格的騎兵也超過了三萬人之多,但這些,在一片石戰後,卻也是幾乎都失去了。

戰馬的損失十分巨大,導致現在順軍的騎兵嚴重不足,勉強訓練出一些騎兵來,卻根本無馬可騎。

&néng古人暗中接洽,看看能不能買一些合用的戰馬回來,以備眼前正在籌備的這一場大戰。

“臣吳汝義,叩見皇上。”

“子直,你快起來!”

經過這陣子的挫折,李自成稱帝后的驕狂之氣這陣子也是減弱了很多。去年剛入西安建國之後,他講排場,對這些老夥計也是講君臣之禮,不再稱呼對方的字號,而是以爵位或是名字直稱,以區別尊卑。

現在這個時候,當然已經講不得這些,所以他急步向前,扶起滿面風霜的吳汝義,用著急切的聲調問道:“怎麼樣,買到多少馬?”

“皇上……”

看著李自成,吳汝義的聲音卻是哽咽了。

“怎麼?”

李自成的心直往下沉,一直往下沉,似乎掉進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再也見不到一絲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