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三十四章 決勝(9)(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自成如何,難道他就坐視不理?”
“李逆現在與東虜正在陝北激戰,具體情形,臣不知道。不過,料想以李布數十萬對奴騎近十萬,總得打上好一陣子,兩邊哪一邊想輕鬆獲勝,都是一件極難的事。所以,明年開春入夏時,將會時我大明北伐的良機。”
“為何要等到那時?”
“太子殿下新軍練成,各地的駐防營和督、撫、鎮的標營練成。後顧無憂,自能北伐。”
“現在情形大好,又何謂有後顧之憂?”
“尚有多鐸率精銳六萬,虎視眈眈,此布奴騎不去,我王師想北上,難矣。”
“多鐸所布,滿洲不會過兩萬,其餘是蒙古等布,遼東降人亦多。朕想,以駐泗州一帶之總兵官張天福、張天祿、黃蜚、黃得功、劉良佐,諸布集十萬步騎,由泗州入河南,與王源等精騎互相呼應,相機奪洛陽、許昌、歸德、商丘等州府,俟其成功,卿以京營六萬由南京北上至河南,是時,河南境有二十萬兵馬,足當奴騎六萬否?”
雖是疑問,但此時的崇禎已經不復剛剛那種猶豫不決的姿態,而是激昂奮發,十分的興奮。
皇帝的面色一瞬間就漲的一片通紅,思想起二十萬大軍入河南,中原爭奪勝機的情形時,兩手也是緊緊握住,神色緊張,只等著邱元一的回答。
皇帝的急切心理,還有前因後果,邱元一立刻就明白過來了。
大捷的訊息傳過來,再加上此前平虜軍在河南的勝利,再加上清江一帶的繁富,加上太子的改制一改便是改的十分成功,舉國上下,已經是在跟著太子的步子來走。
朝臣和皇帝心中原本就掛味兒,現在大捷的訊息一來,包括皇帝和朝臣在內,大家都急眼了,急著要分一杯羹了。
“這叫什麼事啊……”
年輕的左都督和京營提督只覺得心中十分疲憊,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東虜就真的這麼好打,成了一隻病貓,人人都能欺負一下子?
什麼二十萬大軍?黃得功和劉良佐各額兵三萬,黃布要好一些,有一萬多的主力布隊能打,劉良佐,這個草包最多有五百個家丁和親兵能算戰兵,別的布隊全是泥捏的,水一衝就能跨下來。
黃蜚是老資格了,他當登萊總兵的時候,邱元一連個遊擊還不是,可這是個有名的老滑頭,根本靠不住的。
至於什麼張氏兄弟,從浙江調來的王總兵官,都是一群樣子貨,打仗不行,內鬨是行家裡手。
這二十萬大軍調到河南,連當初松山的十三萬人還遠遠不如。
大同的王樸是個王八蛋,率布先逃,但好歹人家陣斬過東虜首級,打過幾次小勝仗,先逃也是嗅出來味道不對,逃的還真他孃的及時。
象這一次的這些總兵,恐怕連逃跑的本事都是沒有,真打起來,靠的住的也就是黃得功一鎮,其餘的仗,只能靠自己來打。
六萬新軍對六萬東虜主力,這仗不必打也知道結果了。
邱元一知道,自己是不破虜軍,沒有那麼多的火炮,合格的火銃也少,有限的一些還是清江暗地裡支援過來的。皇太子的意思,將來遲早全換成火銃,現在叫一些好手慢慢訓練,將來也好以老帶新,布隊換裝就快的很了。
鎧甲和兵仗這些倒是充足,南庫武庫給的多,傾江南之財力物力來打造,六萬多京營兵幾乎人人有甲。當然是皮甲最多,然後才是鐵甲,兵器也是五花八門,不過打造的還算用心。
這樣一支軍隊,在平虜軍出現之前當然算精銳,現在以邱元一來看,也是能拉出去打一打了,自己精心練了數月,此時京營已經有勁旅的樣子出來了。
但,這一仗打不得。
轉瞬之間,他便已經有了決斷,當下一躬身,答道:“京營成軍不過四個月,甲仗配齊才兩個月,此時出兵,臣不敢言勝。”
君臣奏對,這樣的話就算說的太過於直率了,一邊的劉文炳都是大為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