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二十七章 決勝(2)(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保派臣來奏報……聽著朱慈恨的問話,那個秦軍信使朗聲答道:“前數次報信,是報的斬首數字和甲仗收穫,這一次,是斬敵將官的名字。”
“好,還有要緊的將領?”朱慈恨這一次極為興奮,站起身來,盯著那個信使,喝令道:“快些說,不要再賣關子了!”
明軍和清軍交戰,從來沒有在戰場上殺過什麼象樣的將領,清初開國的諸貝勒,後來的親王郡王和各固山額真,梅勒章京,從來就沒有在戰場上戰死的記錄。
這也是難怪,野戰你很少獲勝,又多是以步對騎,清軍戰勝則明軍可能幾十裡地都留下屍體,被人追趕幾天幾夜也屬常事。
明軍就算獲勝,也多半是守城而勝,無法追擊,當然不能確定是否擊傷敵將,這麼一來,記錄的陣斬大將的事,幾乎為零。
今日有陣斬敵將的事,想想傳揚開來,在大江南北,將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現在江南一帶計程車伸,無不深知東虜之害遠在農民軍之上,而且自神宗萬曆年間以來,對東虜屢戰屢敗,這一次斬首是七千三百五十餘級,其中東虜和蒙古人的首級就在七成以上,而且又有六七成是所謂的白甲兵和驍騎營的馬甲精銳,這一戰,幾乎是打廢了清軍整整一個旗的兵力,打廢了兩個旗的精銳!
試想戰場之上,面目猙獰的辮子兵死了一地,伏屍數十里的景像,那是多麼叫人心曠神怡,是多麼的叫人賞心憂目!
清軍原本是騎兵多過步兵,這一次被包了餃子,實在是關鍵時刻,阿巴泰把自己所有的力量押上來之後,高傑率部自德州而返,與右翼的漢軍配合,首先就擊跨了這一部清軍。
一見如此中央的清軍大亂,被平虜軍壓著打,而火炮營迂迴過來,更是打的清軍魂飛魄散死傷慘重。
再加上趙慶元的騎兵從左翼迂迴過來,於是原本是以騎兵見長,最善於是在得勝後用騎兵追擊明軍的清軍遭到了最嚴重的一次報復。
屍體從德州北的戰場一直到德州南二十里處都有,明軍騎兵一路追殺,至夜方止,第二天天矇矇亮的時候,雖然身體疲憊但精神極度亢奮的明軍騎兵再次出動,又是一路追擊過去一直是把平原、趙縣等清軍的後方城市掃清拿下為止。
清軍主力全失完全沒有抵抗的能力如果明軍沒有約束一直向北的話,那麼,兵鋒可以直接抵達天津!
在向北的同時,孫傳庭沒有放棄擴大戰果的機會,調集山東鎮的兵馬一路西向,去拿下沿運河的重要軍鎮臨清。
臨清落後,山東全境不在話下,成為一個整體而掌握了這一段的運河之後,明軍有大規模向北方運兵和支應後勤的能力,那時候北京就十分危險了。
當然,這還得是明軍掌握了河南和潼關之後的事,否則,危險是互相的,明軍既可以一路直擊到北京龘城下,清軍也可以由河南劃個半圈,把明軍的北上部隊攔腰截斷,所以明太祖的策略就是得山東河南和潼關,那時候,北京就是囊中之物。
有鑑於此,朱慈恨斷然下令北上部隊南返,不得再一步進逼,而同時下令孫傳庭仔細點檢戰場……這一戰幾乎是全殲了清軍全部的主力,除了少數蒙古軍和極少的滿洲軍跑掉之外,戰場上的清軍幾乎是一個也沒有走脫,而是被結結實實的殺光了。
這樣的情形很容易兜到大魚,現在,是檢查收穫的時候了。
被皇太子催促著,這個使者沒有什麼惶恐的表情,相反,他是十分的驕傲,也是高興的滿臉放光,這一次他直視著朱慈恨,也就是大明的皇太子殿下……這一次的勝利,毫無疑問是屬於皇太子的!
沒有皇太子的支援和決心就沒有山東鎮!
沒有皇太子連孫傳庭也沒有了,更不要提徐州鎮!
沒有平虜軍的火炮就沒有辦法打的那麼酣暢淋漓,更不要提沒有平虜軍的三營強兵,這一次戰鬥的結果將會是何等模樣!
這是皇太子的勝利!
“回殿下的話,那個什麼饒餘郡王阿巴泰的屍身已經找到了,首級也是割了下來,現在正派人往清江行營送過來!”
“好,好!”
朱慈恨也是興奮的不知道如何表示才好,當下只能連連擊掌,在殿中大步繞行,半響過後,才是叉腰昂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做為一個熟讀明史的人,阿巴泰這樣的重要角色當然不會被放過,雖然在歷史中此人在明年就會病逝,但能斬其首級和等其病逝,那個滋味當然是兩回事,也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心境了。
“臣恭賀太子殿下!”
陳名夏自然是反應最快,然後是鄭元勳等文武僚佐,都是上前叩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