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麼一點時間,就算德州人少,也不及鞏固城防,以高傑多年領軍的經驗和士卒歸心的戰鬥力,清軍想一鼓登城也是在發夢。但時間久了,就很難講了。

李本深此時出頭請戰,這是絲毫不用懷疑的事,不僅是他,高傑所部,也都是躍躍欲試的模樣。

但孫傳庭還不打算用他們來打前鋒充當主力,他另有想法。

在他看來,自己部下除了中軍標營,精銳就是高傑所部了,現在已經一分為二,實力變弱,而對面清軍之強已經十分明顯,朱大典敗的不冤枉!

這個時候,再吃一兩次敗仗,當敵鋒銳可就沒有人了。這個仗,要小心些打。主動進擊,是給敵人壓力,使其不能專意德州,否則,德州一下,就算有力與清軍相恃,也是毫無戰略意義,徒勞無功了。吾愛文學網..

當下按一按手,對李本深等高傑部將道:“明日出戰是非打不可,但敵銳氣正盛,我軍必須要先頂住,然後再以精兵反擊,才有戰勝的可能。現在所幸車炮營有火炮,明天出戰,以火器壓制奴騎,加以剋制,再以強兵當敵鋒銳,兩翼再出擊壓制,這才有打勝的可能。就算不能完勝,最少能挫敵銳氣,不使奴騎過於囂張!”

今日山東鎮雖敗,但徐州鎮實力猶在,戰兵數字與清軍相當,而又有火器之利,未嘗不可一戰。

如果避而不敢戰,那麼清軍銳氣更盛,壓著明軍不能動彈,再底下被清軍分割而制,就只能等著戰敗或撤退了。

孫傳庭帶著大軍雄心勃勃的上來,自然不可能會忍受這樣的結果。

帳中諸將也全部是經驗豐富的宿將,孫傳庭將現在的戰略意圖一說出來,眾人自然而然的就看向了平虜軍眾將。

論實力,三營戰兵五千餘人,論裝備,全軍第一,論士氣訓練,眾人也看在眼裡。只是經驗不足,所以在眾人的判斷下,是要比高傑所部要差了那麼一點。

現在要用兵,就只能是用這三營兵了。

孫傳庭也是直截了當,看向三個標統,問道:“我的話,你們明白沒有?明日與奴交戰,你們能出隊麼?”

到得此時,任是誰也不能說出避戰的話來,否則軍法從事也不冤枉。況且,平虜軍也早就躍躍欲試了。

“請太保放心。”三人中以張全斌最穩重,也最得眾心,當下就由他回答:“明且就以平虜軍為主出戰,本軍出戰,佔則必勝。”

“那就好,你們這麼有信心,就由平虜軍和我的中軍一起從中間往前壓,務必要打好。那個車炮營,也歸你們統一指揮,我知道他們有不少火炮,大軍之中,你們用火炮最好,就交給你們了。”

聽聞此言,張全斌等人自然大喜,有車炮營的火力支援,感覺又多了幾分把握。

雖則對張全斌苒“必勝”簡直沒有絲毫信心,畢竟這三營兵除了軍官之外,幾乎全部是新兵,以全部的新兵出戰,能稍挫清軍銳氣就算了不得的成果了。

要是能擋住清軍主陣,支援兩翼的進擊,那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那麼各營都下去準備,明早起更各營起身,先吃早飯,然後全軍壓上,與奴決戰!”

孫傳庭雷厲風行,作戰計劃是早就擬好了,此時一一分派調配,層次分明,各營的位置和任務都十分明確,只要能打出真正的水平,就不能勝,也不會如山東鎮那樣慘敗。

聽得這個太保調配兵馬,眾將,包括朱大典在內,才是對這個太保真正的心悅臣服。校園全能高手..

人就是如此,耳朵聽來的再厲害的威名,總沒有親眼見到和感受到的那麼鮮明和叫人信服。各營佈置調派,其中的功夫不足為外人道,而孫傳庭能在朱大典敗後迅速做出反映,並且運作的十分清楚明白,這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事了。

一想到明天開打,眾將都是十分興奮,也很有不少人感覺猶疑,畢竟友軍剛剛慘敗過,清軍雖止步於平虜軍的陣地之前,但真正出營野戰,平虜軍的表現會如何,目前也只能存疑。

而面對眾人的眼光,張全斌等人卻是十分坦然。

這麼長久時間的受訓,吃的多少辛苦,在操場上灑過多少汗水和訓練時受過多少傷,這些事只有平虜軍的自己人才能明白。

任何一個所謂的平虜軍新兵,完全能在別的軍鎮當一個老兵勁卒來看了。

當下也不必多說,領命之後,便是隨同眾將昂然而出,只是幾個標統在臨別之時,才互相笑笑,那種興奮躍然之意,根本也就無需多說了!(未完待續。【本文字由展翅·@名字麻煩啊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