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會戰(7)(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下紛亂已久了!”
出乎范文程意料之外,周鍾此時的神色倒是十分淡然,甚至是有幾分淡泊名利,置生死於度外的意思。
但見他侃侃道:“學生降順,又降大清,不論如何將來名聲已經是好不了了。只盼將來有良心的,就說天下得以安定,周某也有一點微功就是了。再者,自古夷入華夏便為華夏,衣冠只是小道,藉此收服人心,才是最為要緊的。”
“嗯,唔!”
范文程頻頻點頭,夷入華夏,便為華夏,這個說法是士大夫為自己遮羞的說法,不過也正好合他的心意。
倒沒想到,這周某人還有點人心,當然,看樣子還是邀大名的意思更濃一些。
當下只微笑道:“好的很,那麼,老夫就把你的意思上奏給攝政王吧!”
聽著話意,周鍾就是知道八成可行了。剩下的,無非就是多爾袞計較當下局勢,看看是否可行。
上次這個攝政王沒敢頂硬上,主要是剛剛入城,沒摸著漢官的底細,生恐硬來的話滿城官員跑的精光。
到時候可就玩不轉了,這個九王再狂妄也是清楚,天下之大,光靠清軍八旗就算包打下來,沒有漢人士紳士大夫的支援,恐怕最多也就是契丹和金,想混元天下,萬萬不行。
現在可是兩說了,漢人士大夫之自私,顢頇愚昧,無能無用,還有骨頭之軟,這些底蘊也是被人看的精光。
幾個月功夫,真守節的有幾個?不要說普通的官紳了,就是明朝的那些勳親外戚,有幾家是給大明守節如一的?
不僅沒有,還都上趕著給新朝效力來著!
一條辮子就能反了天下?斷不能夠吧!
眼瞅著范文程打西華門進去,周鍾臉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的透亮鮮明瞭!
……
……
“奴才叩見攝政王!”
范文程今天來的有點晚了,攝政王已經是在武英殿裡忙活了好一陣子了。范文程拾級而上時,放眼看去,但見宮禁如海,一時間,也是頗有感觸,等到了殿門前,八個侍衛穿著馬褂,手按腰刀雄糾糾氣昂昂的站在殿門前,由著范文程在殿外叩頭行禮問安。
“進來吧!”
裡邊多爾袞一答應,然後侍衛一推門,一陣酒菜香氣倒是飄了過來,多爾袞就在東邊殿內,正中擺了一張花梨木的桌子,上面是一個熱騰騰冒著熱氣的黃銅鍋子,四周是切好的牛羊肉片和蘑菇之類的素菜,林林總總,擺了好多。
“老範,今天輔政王過來,你好運氣,有關外來的銀魚,還有蘑菇,在燕京這麼久,已經很久不能嘗此味道,你來的巧了,一起吃點吧。”
范文程這才看到,多爾袞身邊還坐著濟爾哈郎,當下連忙又跪了下去,口中稱道:“奴才給輔政王爺問安。”
“我們之間就不必鬧這些客套了,太生份了不是?”
清初時其實禮節森嚴,皇帝不說,親王貝勒就禮絕百官,任何官員,哪怕就是當朝一品,見著親王一樣得行二跪六叩的大禮,否則的話,就是大不敬,當斬。
范文程位份職權再高,見了普通王爺貝勒也得行禮,更不必提眼前這兩位,一個攝政,一個輔政。
濟爾哈郎與多爾袞的關係也很曖昧,說不和,濟爾哈郎確實不少小動作,對兩黃旗有時候也會施以援手,若說不和,其實多爾袞的很多大政方針,都少不了這個輔政王的配合。
這兩人的關係,也算是撲朔迷離,一般的人,絕想不明白。
但范文程算是局中人之一,在遼東時,兩個王爺經常一起議事,到了飯點就一起吃鍋子,十回有九回他也奉命陪吃,所以彼此間也熟捻……他知道,這會子是可以略脫形跡的。
當下也是一笑,到底在地上叩了一下頭才起來,然後方向濟爾哈郎答道:“王爺越是不拿老奴當外人,老奴反而得自己多點虔敬心。”
“不談,不談。”
濟爾哈郎年紀比多爾袞稍大,面色卻是紅潤光澤,整個人看起來健康而有活力,不似多爾袞,面色總有點不健康的蒼白。
九王有隱疾,這在大清是隻有最高層和最核心圈子的人才知道的國之隱秘。
“老範想必吃過了,不過好歹用點。”
多爾袞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也虧他們這麼不早不晚的光景吃的下這麼多,等范文程聽命坐下,多爾袞已經取了煙鍋在手中,剛有個侍衛過來要點火,他突然想起什麼似的,笑著吩咐道:“最近南邊有一種煙,用著十分方便,聽說味道也很不壞,來人,取過來我試試!”
侍衛聽命,自是立刻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