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三十六章 轉折(16)(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三十六章 轉折(16)
“大相公,到了!”
濛濛細雨之中,一艘烏篷船靠在碼頭之上,輕輕一震之後,船伕繫繩在碼頭之上,然後抽出舢板搭在船身和岸邊,接著俯首躬身,向著船身裡輕聲道:“雨還在下,請大相公小心些。”
“嗯。”
船身裡頭,也是輕哼一聲,接著又是一陣搖晃,卻是打船艙中間鑽出一人來。
寧綢長袍,在盛夏時穿著十分合身,舒適,手中一柄摺扇,畫上秋景,彷彿扇上一扇,就能帶來些許秋意。
腰間繫帶上荷包掛件什麼的小東西掛了不少,再配上交腳紗帽,粉底官靴,人也是玉面朱唇,真真的十足世家出身的狀元郎模樣。
這麼一個人打從烏篷船裡出來,四周怕不有過百艘船,北邊下來南北上來的,實在不少,此時也是有不少人忍不住就打量這個俏面書生,一看之下,就有不少船孃看紅了臉……這個客人,實在是太俊俏了些。
被人這麼盯著看,顧杲卻是絲毫不覺得有什麼。
身為顧亭林的後人,江南大世家的嫡脈子孫,又是少中秀才舉人的才子,東林復社的名士,這麼多身份在身上,在江南哪裡不是橫趟著走?
不要說被這麼點人圍著看,在南京時,他們一群朋友河上游玩的時候,圍觀的人,何止是成千上萬!
他的臉上,就始終有一點子抹不去的傲氣,哪怕是此時坐著小船從江南趕到清江,一邊顛簸辛苦下來,也是始終抹殺不去。
“盛夏時節,偏有這連綿細雨,也真是怪了。”
站在船首嘀咕一句,顧杲便是舉足前行,在他身後,自有幾個貼身僕人緊隨而上,其中一個高大的壯漢早就撐開了碩大的油傘,此時忙跟上去,給顧杲擋住斜飄過來的細雨。
雖是在臉上做出漫不在意的模樣,不過顧杲也是深為吃驚。清江這裡看來已經是恢復了當年的盛景,不僅如此,似乎還略有超出。
清江這裡的碼頭港口有好多處,光是這裡河灣一處就有數百艘船,其中不乏漕船規模的大船,南來北往又有不知道多少客商,就這麼一個地方,似乎就能聽到大明全國各地的方言。
川音楚語,閩聲粵言。
再加上三吳兩浙,他倒真弄不明白,清江這裡他曾經來過,也確實是南北通衢的重心,特別是漕運交集之處,戶部和工部都有分司在此,熱鬧繁盛不必多言,但到如此地步,似乎也是真的叫人難以想象。
他當然不明白,現在大元帥府手中有錢,全國各地的物資採買也是早就提上日程,這一部份,就是多了不少來送貨的船隻。
至於鹽引改票引,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鉅商前來,湖廣閩浙,最少有數百名身家足夠的大商趕來,到了這個時候,大大小小的商船,就有過千艘是為了鹽票而來。
再加上南北正常的商業漕運,就算在這種戰亂之時,清江這裡還保持著難以想象的船隊規模也就不足為怪了。
“見過朝宗兄,還有超宗兄,你也來了?咦,還有龔孝升!”
大元帥府的復社力量,其實最少在一半左右。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能用的青年才俊,不那麼死板的,能做些事的,多半也就是復社中的佼佼者了。
這個東林黨的外延此時要比東林黨要健康一些,其中也不乏一些確實憂國憂民,願意做一些濟民報國的事的青年士子。
象赫赫有名的四公子,還有曾經的歷界主盟者,某一方面具有特長者,現在也是被朱慈烺羅致的差不多了。
當然,象黃宗羲和顧杲這樣的死硬份子,皇太子也懶得去招攬。
就算勉強能致,在朱慈烺看來,他們也配?
再過二十年,黃宗羲在思想界還算一把涮子,不過為人偏執,史料採集上也是十分偏頗,其中有很多事幹脆就是胡編亂造。
此人和他的徒弟萬斯同編造的歷史之多,簡直令人髮指。象福王的身份是明擺的事,結果萬斯同等人修清史時,把那些言不及義的野史傳聞都加進去,甚至故意歪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