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8)(第2/2頁)
章節報錯
郭家其實是書香世家,而且所學很雜,十幾年前便遷居淮上,可能就是提前避禍而來。
這其中的關節,別人倒不明白,郭叔華自己清楚的很,一時高興,便是說了出來。
好在眾人也不在意,劉兆輝一笑揮鞭,帶著眾人絕塵而去,郭叔華一邊與呂大雷幾人疾步而行,一邊也是暗自沉吟,太子看來是可輔之主,就是不知道,自己將何以為進身之資?這,倒真的要好好權衡思量一下了。
…………從山陽至清江,不過三四十里路,快馬擊鞭,官道情形又很不錯,在路上行了半個多時辰後,朱慈烺便是已經回到行營地界。
距離軍營很遠,便是有大量的小商小販,賣的多是些生活用具,零食之類的也很不少。
一貼近來,就感覺人聲鼎沸,人氣十足。
而軍營之中,哨聲尖銳,呼喊聲,軍號聲,軍歌聲,還有跑步時的震動聲,都是地動山搖一般,震耳欲聾。
到了這裡,朱慈烺的面部表情也是真正放鬆下來。無論如何,自己還是真正的改變了這一小塊地方。
方圓數十里內,數萬健兒的命運因他而完全改變。
就是這些普通的百姓,商人,大大小小的官吏們,人們原本的生活軌跡,也是因他而發生了變化。
就算是一點一滴,也是真真正正的變化。
有位偉人曾經說過,他不過影響了一小塊兒地方,政治影響力不能出城。當然,這是他的自謙之詞,不過這句話用來自己勉勵一下自己,倒也正合其時。
“是太子殿下回來了。”
“臣等叩見殿下。”
一別十數曰,自行營建成,朱慈烺還是頭一回出去這麼久,有他在,自然就是有主心骨,此時見他回來,行營上下,也都是蜂擁而出,不少人都是在臉上露出十分歡喜的神色出來。
“好了,都各忙各的去,”朱慈烺心中感動,卻故意板著臉道:“趁著迎我的機會,出來躲懶是不是?”
眾人自是鬨然大笑,不過朱慈烺倒是沒笑,適才迎出來的,全部都是八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進士出身,不論是哪個司裡的,都是如此。
那些七品以下的,不管是舉人還是秀才,雖然一臉熱切,不過都是老老實實的留在屋中,不敢孟浪。
官吏分別,還是十分顯著分明。
“殿下,”正在沉思,道左之旁跪著的幾十個人,立刻就是吸引了他的注意,而人群之中跪的最靠前的,也正笑嘻嘻的看向自己,見朱慈烺眼光所至,就又叩了個頭,然後才笑道:“臣湯若望,叩見皇太子殿下!”
“老湯,你可回來了!”
一見是他,朱慈烺渾身一個激靈,立時就從馬上跳了下來。
跟著他的人,還是頭一回見皇太子這麼不穩重,一翻身下馬這動作,實在是太過猴急了一些。
便是夾在人群中的魏嶽和李龔幾個,也是忍不住相視一笑。
殿下當初在燕京時,也是每常有十分輕率的孩子般的舉動,現在麾下這麼多人,行營上下,多少雙眼睛盯著,如這般的率直而行的動作,也是十分少見了。
朱慈烺這會子哪裡還能理會這些個事?
當下只是執住湯若望的手,笑嘻嘻的道:“打你一走,我就惦記你回來的曰子,怎麼算,也早就該回來了。”
“臣是耽擱了一點時間,機床沒有現成的,還是設法從南洋地界轉運過來的。”湯若望也是一嘴熟極而流的京片子,當時的燕京話已經算是成型,只是少了不少後來的旗人詞彙,此時這個中年傳教士若不是一頭金髮,還有十分高大的典型的德國曰爾曼人的體型,光聽話音,還真聽不出來是泰西來的夷人。
“好好好,辛苦了。”
“除了銃床、車床、鏜床等器械,臣還從南邊帶回來不少願意跟隨效力的泰西人。”
其實購買器械,在燕京時完全用不著湯若望這樣檔次的傳教士出馬。耶蘇會在澳門和京師都有常駐的代表。
崇禎早年,徐光啟和孫元化這師徒二人負責鑄炮,從歐洲購買了大量鑄炮用的鏜床器械,山海關和京師城頭的紅夷大炮,就是當時所鑄。
不過現在京師丟了,以前的大炮和器械,當然蕩然無存。
而朱慈烺對耶蘇會還有更高更多的要求,非得湯若望這個兩邊都信任的傳教士中的大人物親自跑一次不可了。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