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京(2)(第2/2頁)
章節報錯
……
史可法身邊當然是十分的熱鬧,不過在間隔不遠的地方,也是有一小群人聚集在一起,目光也都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甲士而移動。
“旌旗如雲,甲士如雨……”左都御史,新近被特別加了少師兼太子太保銜的李邦華鬚髮如銀,站在眾官之前,也是十分的顯眼奪目。此老資歷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在場眾官,怕是沒有幾個在科名上比他更早的了。明朝做官,職位相當的便是看科場先後,以李邦華的本職、加官,再加上是科場前輩,南京城中,能與他當面分庭抗禮的,也確實是沒有幾人了。
此時老頭子心情十分的好,眼看著數不清的騎兵從他身前馳過,儘管灰塵十分的大,此老還是捻著下巴上的鬍鬚,十分高興的道:“果然是殿下不凡,啊,是不是?才幾天功夫,就已經帶了這麼多強兵出來!”
“這該是劉澤清的兵馬!”王家彥到南京後,仍然為兵部侍郎,崇禎因此召見一回,表示歉意,而且,加官榮銜也不便再給……畢竟是打北京逃出來的,要是拼命給眾官加勳階,自然會有言官說話,憑白鬧的無趣。
“那夥子烏鴉的脾氣,卿也知道……只能稍待了。”崇禎當時頗為無奈,也只能這麼安撫。
王家彥本人倒是無所謂,在京師時,放眼看去是一團漆黑,什麼事都沒有希望,任何舉措都是垂死掙扎,毫無意義。
此時雖然只是偏安之局,但李自成根基不穩,求功太切的毛病也暴露出來,現在他已經上奏皇帝,請以孫傳庭經略山東一帶,而他願意到湖廣去,防守四川的同時,相機經略河南,最少,不要是現在這種不死不活的局面。
是否成行,尚在兩可之間,
迎接太子儀駕的眾人之中,王家彥的心情十分愉悅,而且他十分內行,看了一會兒,便道:“奇了,殿下的內操武官並沒有打散分下來……這麼說來,這支兵馬還是以往的諸將帶著……”
有些話他沒有說出口來,畢竟以人君奪臣子之軍,說來並不是那麼理直氣壯。就算劉澤清十分該死,但畢竟是東林黨的外援武力,現在南京城中,對此有非議甚至十分不滿的人大有人在,甚至有些楞頭青在坊市之中公然表示不滿,為著此事,史可法也頗有幾句微詞……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沒有把這支兵完全抓在手裡……這可就太不值得了。
王家彥雖未說完,但在場的全部是心向東宮的人,當下各人都露出點憂色。
只有王鐸一臉矜持的笑,似乎是向著眾人,也似乎是自言自語的道:“短短時間,殿下便以如此儀導,如此強兵入城,天子父子同蒙塵南逃的不光彩事,似乎一下子就消彌無蹤。這個手段,確實是高妙。雖然有些犯忌,不過只要分說清楚,皇上還有不歡喜的麼?”
“果然如此!”
“唔!”李邦華微一點頭,笑道:“這話見的是了。”
眾人到了此時,才又都有點明白過來的樣子。
帶這麼一支強兵入城,當然頗為犯忌,以當今皇上那種多疑善變的性子,要是換了以前,肯定要有人大倒其黴。
但現在就不同了,爺倆帶著幾千號人,狼狽逃到南京,皇上身邊兩千兵也沒有。這麼一來,眾臣子,士紳老爺們,儒學生員和平頭百姓們都是怎麼個想法,會不會有人什麼異樣心思,那可就十分的難講。
今次太子入城,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現在過去千多兵馬,還是沒瞧著太子的影子,眾官翹首以盼,眼都瞪的直了,如此一來,是不是天家威風,又實打實的回來幾分?
光是隨意四處一打量,那些原本都一臉無所謂的南京百姓,此時也都是露出點誠惶誠恐的樣子來,光棍閒漢們,更是戰戰兢兢,根本不敢亂動。
適才是內守備府的忻城伯趙之龍親自維持,嗓子都要叫啞了,可那些百姓誰不摸南京京營兵的底?扛著木杆子上個紅纓鐵槍頭就來唬人?
姥姥
可大隊殺氣騰騰的騎兵一至,那氛圍就立刻變了,原本是熙熙攘攘一場廟會,現在各人臉上神色各異,有人惶恐,有人憤怒,有人害怕,但那種嬉皮笑臉,不拿這事當正經差事的神色,卻是再也瞧不著了。
這麼一揣摸,各人看向王鐸的眼神也是不同,此人倒不愧是太子身邊近臣,一直以為只是詩詞文學侍臣,今日看來,倒也不能完全小視了。
兄弟們,拜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