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早年,皇帝信東林黨,所謂“眾正盈朝”,所以盡撤太監,礦、稅監全撤,監軍太監全撤,修河治河的太監也全撤。

當然,後果十分不佳,這也導致崇禎出現了對文官的不信任心理,而太監是家奴,畢竟好用的心思,又重新佔了上風。

在崇禎六年,眾監俱撤,獨以高起潛在寧錦監軍餉。

八年,所有監軍太監撤光,以高起潛知兵而不撤。

九年,清兵入境,兵部尚書張鳳翼為督師,出京禦敵,而以高起潛為總監,現在的南京鎮守太監韓贊周才是高起潛的副手。

十年之後,高起潛數為總監,或是乾脆就任總督,到了十七年,更派高起潛和杜勳等巡視各處關隘要塞……以負一的本事被崇禎付以正九十九的重任,這是崇禎的悲哀,更是明朝的悲哀,不過對這個死太監來說,卻是無比風光,可以說,在崇禎朝,內侍中在中樞以王德化和王承恩為尊,而在外的,則是以高起潛最為權重了。

最妙的就是,在崇禎九年到十年之間,劉澤清所部可是歸高起潛提調,劉部不少將領,都是高起潛提拔起來,說起來,也算是這個死太監的舊部了。

此中關係,路振飛當然心知肚明,臉上神情變幻了一會之後,這個巡撫中的幹才也是長嘆口氣,但又是重重一點頭,用十分讚賞的口吻道:“怪不得太子在城中堅守不退,原來事先安排了這一個伏子……這下好了,吾等可以無憂矣。”

此時援兵也是越來越近,怕不有超過兩千人的騎兵隊伍,以高起潛從寧前一路逃到揚州的經歷,這麼短的功夫被他能呼叫整合這麼多的兵馬,這也算是了不起的本事了。

此時城下的山東兵們當然也發現了後陣有變,不過好歹是打過十幾年仗了,而且是大明僅餘的軍事集團之一,號角聲聲,旗幟招展,城下的隊伍很快就變幻佇列,預備迎擊身後之敵。

這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很難,一萬多人原本排開了幾里長的攻城隊伍,此時又要變換成野戰迎敵陣型,還得小心被城上的兵馬出來內外夾擊……總之城外亂的雞飛狗走,旗手舞動令旗簡直有若抽瘋……不過好歹在高起潛率部趕到的時候,山東兵馬也擺出了一個表面上象模象樣的迎戰陣型來。

只是整隊之時,眾人也是驚疑不定,這新來的隊伍是何用意,又是哪一部兵馬,光憑認旗,一時半會的卻是認不出來。

就在此時,對方陣中卻是有一騎排眾而出,連一個護衛也不帶,就這麼策馬疾馳,沒過一會兒就衝到山東兵馬的陣中。

此人卻是高起潛,這個向來臨陣膽怯的總監此時卻是一臉的意氣風發,他和陳名夏話已經說透了,上半輩子抱著皇上的大腿,下半輩子就指著太子了,此時此刻,安然不賣命?

一騎入陣,放眼過去,將旗之下卻都是熟臉,這下,樂子可真的是不小。

“王大棒槌,你現在也當千總了?”

“喲,許大膽兒,你小子也當了實授的遊擊?”

“來,你們這些狗曰的,來給老子捶捶腿子,他孃的千里奔波,老子的傷寒腿可真是要了命了!”

高起潛顧盼自雄,一邊策馬向前,一邊哈哈大笑,到了陣中時,身後也是跟了大票低層武官,在高起潛眼前,雖然是東軍中大票的副將、參將一類的高階武官,各人卻都是早早的就躍下馬來,一見高起潛過來,便是跪伏於地,均道:“標下給公公見禮!”

“公公前來,咱們的心就放下了。”

“還請公公指條明路,現在大帥在城中,情形不明,咱們該如何進止,還請公公示下!”

當初高起潛監軍時,劉澤清所部就在麾下,這些武官都是他使過的,雖然太監脾姓不好,不過好歹也是實在的老上司,此時此刻,這些武將也算真的有了主心骨一般,紛紛討起主意來。

到了此時,高起潛卻又板起臉來,喝道:“好大膽子,敢縱兵圍城?你們不知道太子殿下在城中麼?”

“標下等糊塗!”

“標下該死!”

眾將被他嚇他個臭死,高起潛才又斷喝道:“張國光你們幾個隨我進去,其餘的人帶兵馬回營,只要不生事,就是一功,其餘的人,隨我進城覲見太子殿下,你們的大帥行止,當然要給你們一個交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