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卡多不說話了。

卡珊德拉聚精會神地看著眼前的卡牌,呼吸緩慢,面容肅穆。緊接著,低沉的聲音在這片區域內響起,虔誠而清晰,彷彿是對神靈的誦吟。

帶著神秘涵義的文字迴響交織,蘊含著強大的魔力。

漸漸地,聲音開始變輕,當最後一個詞語落下時,龍血與毒液動了起來,它們原是完全的一團,這時一個小小的突起從液團中探出,就像毛線團最後的一縷細線。很快細線變長,形成一條細絲。細絲逐漸變長,而液團逐漸變小。

終於,液團不見,留下來的是兩條細絲。恰在這時,卡珊德拉拿起了魔杖,伴隨魔杖揮舞,細絲也動了起來,隨著他的杖尖舞蹈。

最終,細絲形成一個古怪的圖案,在空中靜止不動了。卡珊德拉用漂浮咒指揮卡片向上貼去,讓圖案附著在卡片上。

在貼合的那一瞬間,卡片放出灼目的光芒,待裡卡多眼睛再能視物時,圖案已經印在了卡片上。血紅與幽暗在卡片上交織,仔細看時,圖案裡一隻青蛇若隱若現。

“這就是召喚卡片了,”卡珊德拉深呼吸了幾口,氣息不穩,但語氣鎮定,“你將這隻火龍的名字寫在卡片上,然後用意念指揮火龍進入,就可以隨時召喚於它了。”

“它的大小、魔力程度都會被你知曉,在放它出來時,它的大小也由你而定。當然,這需要時間磨合。”

“這看起來就像麻瓜眼中的召喚師,”裡卡多開玩笑道,“召喚神奇動物幫忙戰鬥。”

卡珊德拉看起來不想和他嬉笑——她看起來累壞了:“對了,你有必要給諾伯起一個假名,以防止對手拿到卡片後,用你的錄音召喚出諾伯。因為它的確會感知命令者是不是你,但假如你呼喚的名字與心中所想的名字如果相同,過一段時間,神奇動物是懶得感知你意念中名字的。”

“那我用不著呼喚它啊?”

“你最好呼喚一下,不然,放出神奇動物時它的情況容易出錯,比如大小什麼的。這種召喚最重要的是施法者聲音與意念、神奇動物以及卡片媒介,所以,你最好呼喚名字,但聲音名與意念名不要相同。”

“這樣的嗎……”

這使得裡卡多不由得想起那天與弗立維交談,院長大人拿出的《紋身、魔杖與言靈》,他之後也去看了看。

而其中,對“言靈”的描寫是這樣的:

“古代以來,日本人都十分相信語言的力量。他們認為在上古時,幾乎人人可以以語言作為一種‘咒’來控制自己以外的生物。據說能夠喚出妖怪真正名字的人便能有控制並將其用之為僕役的能力,即所謂‘言靈’。”

“因此守舊或者年長的日本人中,大多數人都有兩個名字,一個是由父母隱藏起來的真名,一種是日常使用的‘假名’,就是出於對言靈的敬畏。唯恐被他人知曉真名後喪失自由,或被改變命運。使用言靈之術時,必須的要件是【施展法術者的聲音】。還有【物件】,以及【把施展法術者的聲音傳遞給物件的媒介】。”

這……看起來很相似啊!!!

而它們一個來自美洲,一個來自亞洲,為什麼會相似?

是簡簡單單的殊途同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