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劏房青年來說,他們的人生,逐漸從生存邁向生活,就是對人生最圓滿的交代。

雖然房間小,但也總算有個小廚房,可以滿足平日裡自己小小的口腹之慾,不必與許多劏房客一樣用共用廚房。

從房間走出來後,王林長吁了一口氣,說道:“內地人雖然住房擠,但也沒擠到這個程度。”

唐嫣道:“這個地方,寸土寸金,並不是沒有大房子,但青年人都租不起。”

王林揹負雙手,看看周邊的環境。

中環的租金不停在增長,將來將成為全球租金最高的地方。

據王林所知,他未來的某一年份,中環的租金足足是珠江新城的6倍。而珠江新城已經算是內地租金最高的地方。

這裡位於中區的皇后大道中,屬於繁華的商業中心。

中環是香江的心臟地帶,是港島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是香江的商業中心。

歷史上,中環屬於維多利亞城的一部份。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戰後初期,位於香江島北岸的中環,已經是當時香江的主要商業中心。

由於土地不敷應用,中環進行了多次填海工程,香江會所、皇后像廣場、立法會大樓等,也是在填海工程所建成的。

1970至1980年代是中環的全盛時期,當時中環不斷興建多層式摩天大廈,包括各銀行總部,加上金融市場開始興旺,不少主要的商業活動均在中環進行,不少香江人都以在中環上班為榮。但由於中環土地即使多次填海都始終不能滿足需要,加上中環辦公室的租金一直都居高不下,這個港島的主要商業區,便逐漸的擴充套件至上環、金鐘及灣仔北岸,而人流也就慢慢的不及以前。不過貴為香江的心臟和金融市場中心,中環的商業活動仍然相當頻繁。

王林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地段值得投資。

在香江,這樣的大型地產專案,必須有背景才敢動工。

而唐季賢無疑是一棵極好的遮陰樹。

能在中環建大廈的商人,都是大富大貴之人。

唐嫣問道:“王林,你覺得怎麼樣?”

王林道:“地段是好地段,專案也是好專案,就是這投資額有些大。”

唐嫣道:“你投資50個億,你佔60%的權益,我佔40%的權益。”

王林道:“你預期這邊的收益有多少?”

唐嫣道:“大廈建成以後,預計收租,一年能收7個億左右吧!”

王林道:“一年7個億?”

唐嫣道:“嗯,我們兩家投入的本金,運營13年左右可以回本。”

王林微一沉吟,說道:“我再想想。”

唐嫣道:“王林,你在國內就有房地產,你的愛秀廣場做得那麼好,為什麼不向外擴張?你也看到了,整個中環的土地,越來越稀缺,我們這片土地用來建大廈專案,那是必賺的。”

王林道:“我知道。但要投資這麼大,我真得好好想想。同樣投資50億,我在內地可以建六到十個愛秀廣場了,你說,我是在內地建十個愛秀廣場敗賺錢?還是在中環建一幢大廈賺錢?”

唐嫣道:“這?那我也不好計算。”

王林道:“當然是內地賺錢。而且,內地的投資,我是分散的,風險也是分散的,哪怕一家兩家不賺錢,只要有幾家能賺錢,我就有收益。內地的城市發展迅速,很多城市的土地、房屋,價格會大幅上漲,二十年以後,我賣掉中環的物業,和賣掉內地的十個愛秀廣場,收益肯定不一樣。”

唐嫣被王林的顧慮給說服了:“那你認真考慮一下吧!反正我覺得,我們這個專案肯定不會虧。我還能害你不成?”

王林笑道:“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拉我投資這個專案。”

唐嫣道:“我也可以找銀行貸款,也可以找其他人借錢,但我並沒有這麼做,因為我知道你現在有錢,你可以投資我的專案。我們之間不僅有感情的糾纏,也有了共同的利益,我們會更加融合在一起,以後就難捨難分了。我們以後要見面,也就有了更多借口,不是嗎?”

女人的想法很簡單,也很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