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粥打來的,問他回來了沒有。

王林知道周粥是想過來,便道:“我已經睡下了,今天有點累,明天見。”

周粥便知道自己不用過去了,叮囑他好好休息。

李文娟道:“周粥姐還真是關心你啊!這麼晚,還打電話過來。”

王林道:“她和你一樣,都是我的好妹妹。”

這話的歧義就很大了。

但李文娟的理解,當然以為周粥也是王林的妹妹。

當天晚上,李文娟沒有過去。

……

第二天上午,王林和李文娟等人一起來到廣交會現場。

鄧大寶找到王林,樂呵呵的道:“王董,既們青鳥手機已經生產出來了,咱們是不是可以在廣交會上設一個展位?”

王林道:“你是說,本屆廣交會?也設一個展位,可是隻有幾天了啊!”

鄧大寶道:“我昨天和孟小姐商量了一下,她也很贊成設一個展位,反正我們可以先接訂單嘛!到時再生產便是了。”

王林沉吟,思索此事的可行性。

鄧大寶道:“別的展位,咱們肯定拿不到了,就在咱們自己的展位裡,騰出一個來,用來擺放手機。你看怎麼樣?”

王林道:“是不是太捉急了一些?”

鄧大寶道:“王董,現在青鳥手機很火啊!我們的廣告效果太棒了!我們還不抓住這個機會,那這廣告不就白打了嗎?”

王林的本意,只是想提前打出青鳥手機這個品牌,讓廣大外商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也讓花城市民知道有這麼一款手機,起的是一個出奇不意的效果,等到明年春季廣交會,青鳥手機正式參加廣交會時,就不至於太過突兀。

沒想到,手下人居然比他還著急,本屆廣交會剩下的幾天時間都不想放過!

鄧大寶笑道:“王董,試一下吧?你說呢?開不開單,也無所謂嘛!提前讓外商知道,廣交會上也有手機賣,這也是好事。”

王林道:“還得製作和搭建展廳,這又要花幾天時間。”

鄧大寶道:“我們今天就抓緊時間製作,我的意思是,不需要太繁雜的裝修,展位的三面牆,也不需要特別的裝飾,直接就用噴繪布或者寫真紙貼上去,然後擺上兩張桌子,桌面上擺放青鳥手機。”

王林道:“我們做的可是品牌,你這麼搞法,豈不是跟山寨一樣了?”

山寨一詞,起源於嶺南,出現於80年代。

當山寨產品出現後,因為概念的因素人們往往會與黑工廠、地下工廠生產的三無產品相聯絡。山寨作為產品的代名詞而被社會認可和炒作,併成為一種現代社會的文化現象是與嶺南民間IT業發展相關聯的,即是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

七十年代末期,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開放,一大批港式的粵語詞彙如:“大排檔”、“新潮”、“抄更”等流入嶺南,逐漸成為內地的日常用語。山寨廠、山寨貨的說法也是那個時候傳入的。

由於山寨廠生產的山寨貨,多為仿製和假冒產品,故山寨又引申為模仿、翻版、冒牌的意思。

王林說到山寨,鄧大寶聽得懂。

“王董,那你的意思是,青鳥手機的展位,還要精裝修?那起碼也要兩三天啊!”鄧大寶苦笑一聲,“那不是更耽誤時間了嗎?”

王林想了想,說道:“我有一個想法啊,我們不做則已,要做就做到最好。我們騰出一個展位來,就用最靠邊的那個展廳,現在就去騰空。”

鄧大寶更是不解:“王董,現在就騰空?裝修用的材料,可以先在外面做好,到時只用半天時間進場拼裝就行了。用不著佔用三天時間。”

王林道:“這三天,我有大用!鄧總,我是這麼想的。”

究竟王林有何妙策?

且聽下回分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