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秀集團一年一度的秋節時裝週也遇冷了!

一方面是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造成的,一方面也是負面新聞太多,導致訂單銳減。

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有如一套組合拳,打得王林措手不及!

公司裡漸漸傳出不好的聲音。

有人說王林盲目擴張,把集團賺到的利潤,全部投到了愛秀科技,結果血本無歸。

有人說王林賺了幾個錢就飄了,老天看不過眼,要收拾他了。

王林一心撲在事業上,想方設法的拉訂單,促生產,沒有心思去跟別人鬥氣。

時裝週一過,又是廣交會。

不過意外的話,愛秀集團今年的廣交會又要意外的失手了。

王林制訂的目標是一百億。

但最終拿到手的卻只有90億!

這是近幾年成交最低的一屆廣交會。

轉眼進入了嚴冬。

這個冬天,不僅僅是氣候上的寒冷,更是經濟上的嚴冬。

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悄然來臨,很快就席捲了整個亞洲。

東盟四國在1990年代都經歷了一輪信貸繁榮,表現為銀行和非銀向私營部門的信貸增速顯著超出GDP增長。

從源頭上看,這種信貸繁榮來自於海外“熱錢”流入。90年代被稱作是“全球流動性甜蜜期”,超過4200億美元流向了亞洲地區。而東洋實施的低利率政策令“借日元投他國”的套息交易盛行。從去向上看,信貸主要流向了房地產和股票市場。

但危機也伴隨產生。

與此同時,我國的股市,也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雪崩。

年末,A股開始實施漲跌停板制度,當天滬指暴跌9.91%,幾乎所有個股都是一字板跌停。

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

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愛秀集團的市值,跌到了歷史新低,只有600億不到。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1997年。

這一年,南韓支柱企業一個接一個地倒下,韓元一點一點的崩盤,南韓民眾眼睜睜看著自己奮鬥而來的家產不斷貶值,恐慌充斥著每一個人的心頭。

韓元不值錢了!

南韓20年漢江奇蹟積攢的美元一朝殆盡,從蒸蒸日上的繁榮鼎盛,突然向無盡的深淵滑落。

民眾哭喊、崩潰,從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一躍而下。

其他小國哀鴻遍野。

……

王林的愛秀集團在國際上的業務陷入了低谷,交易再創新低。

到了這個時候,王林還是沒有放棄愛秀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