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 死磕到底(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會議上,王林著重討論了愛秀科技的未來。
雖然對外宣稱,愛秀科技和愛秀集團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公司,但愛秀科技仍然歸總部管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愛秀科技的人事任免、重大事項,都是由總部來決定的。
周伯強提出建議,愛秀科技拉不到訂單,卻又需要持續的投入和維護,是不是賣掉比較好?集團還是集中精力搞好紡織這一塊的業務好了,跨界經營對公司沒有好處。
這話一提出來,馬上得到了鄧大寶等人的響應。
大家都以為,半導體是高科技,太過依賴外國大廠給的業務,這條路並不好走。
周伯強又提出來,如今全球的半導體生意都不好做,很多企業都已經做不下去了,整個行業不景氣,我們發展得晚,肯定競爭不過別人。壯士斷腕,是最好的自保。
王林安靜的聽著眾人議論,不發一言。
棉鈴忽然說道:“我有不同意見。”
眾人齊刷刷看向她。
棉鈴道:“半導體是高精尖產業,全球能做這種業務的公司並不多,我們已經打好了基礎,投入了巨大的資金,現在放棄的話,那會全盤虧本,還不如勇往直前,堅守到底肯定能成功。國內還沒有類似的公司,我們是獨一份,我國這麼大的市場,業務肯定是有的,只是我們要先撐過行業的寒冬。”
周伯強道:“誰又知道,行業的寒冬有多長?拉不到訂單,我們要養那麼多的人,機器裝置也得維護,我聽說那些機器可金貴了,也嬌貴得很,更新換代特別快,別等我們還沒有熬過去,機器就落後於時代了呢?那時就算想賣也不值錢了。”
鄧大寶道:“周老總所言極是,連LG那麼大的公司都撐不下去了,我們拿什麼去撐?”
棉鈴道:“南韓地方小,他們需要靠國外的訂單和市場存活,而我們卻可以依靠國內的市場生存。紡織行業不一樣處於寒冬嗎?我們愛秀集團卻做得風生水起。”
周伯強道:“國內哪有什麼半導體的訂單?國內那些公司,都是依靠國外大廠給訂單生活。”
鄧大寶道:“我們討論這麼久,還是要聽王董的。王董,你說句話吧!”
王林端起杯子,呷了一口茶,緩緩說道:“你們說得不錯,現在的確是半導體行業的寒冬。那麼,為什麼會形成行業寒冬?你們誰知道嗎?”
棉鈴道:“因為前兩年的盲目擴張,導致產能過剩。”
王林道:“對,90年代以來,在個人電腦銷售強勁和數字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爆炸式增長的推動下,半導體市場在過去兩年大幅增長,去年更是達到了1500多億美元的收入。高度繁榮之中,半導體行業開始了擴產。去年,全球增加了50條新的晶圓廠生產線。”
大家聽了,頻頻點頭。
王林繼續說道:“由於Windows 95開啟的辦公自動化和個人電腦加速趨勢的反彈,個人電腦市場迅速進入調整階段。今年以來,看起來無法滿足的半導體行業需求開始迅速萎縮,行業的瘋狂擴張最終導致DRAM的供應過剩。許多半導體制造商被迫調整生產和生產,遭受了嚴重的衰退後,許多製造商退出DRAM市場。”
周伯強道:“是這個道理。王董,我們現在逆市而入,實在不算太明智。該試的水,也已經試過了,我看是時候收手了。”
王林道:“周老總,請聽我把話說完。我們現在回顧90年代過去的幾年,半導體的供應過剩問題的原因在於供給端,各大廠商押注技術創新大舉擴張造成了過剩產能。讓半導體市場爆發的契機是個人PC的普及,其帶動的半導體產品類別有限。”
周伯強道:“是的,半導體產業雖然是高階產業,但應用的產品卻有限,這也是我們接不到訂單的原因。全球除了那幾家大廠,我們又能找誰拉訂單呢?這些大廠都是西方地區的,他們對我們有成見,不跟我們談合作,我們又能怎麼辦?”
王林道:“周老總的顧慮我能理解,你們說要我及時賣掉愛秀科技公司,也是為了公司的發展好。但是,我這裡還有一份報告,我想請各位過目。”
他朝身邊的張小婉點點頭。
張小婉答應一聲,起身給與會的每個人發了一份材料。
王林道:“這份材料,是我們集團的智囊團隊做出來的研究報告。”
集團的智囊團,平時並不在公司坐班,相當於顧問的角色。
公司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需要用到智囊團時,王林就會和他們聯絡,下達課題交給他們去研究。
王林只需要結果就行了。
智囊團裡的人都是權威人士,他們做出來的報告,極具參考價值。
周伯強等人看著手裡的材料,都大為不解。
因為這是一份關於全球和我國手機行業的分析報告。
諾基亞手機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26.9%,年利潤高達2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