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又偶遇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同一時期,我國的金陵無線電廠早在1953年,就生產出了電子管收音機,並大量投放市場。
起步比我國更晚的南韓半導體產業,從一片荒蕪,成長為繼美日之後的半導體第三大國,正是“中低端”的“大頭產業效應”所帶來的原始積累。
他們的主要產業,就是做儲存技術。
三星和現代等頭部大企業,都不遺餘力的投入巨資,研發新一代的儲存晶片和技術。
從1991年到1995年,南韓的儲存產業增長了8.3倍,但這部分資金是由政署和財閥在關聯方和貸款的緊密網際網路絡中提供的。
在這樣的增長中,南韓方面對行業的干預埋下了隱憂。
政署透過合資企業和貸款計劃嚴重過度建設了半導體行業。
當南韓經濟下行時,半導體市場將無可避免地迎來崩盤。
談經濟,就離不開全球的大局。
半導體的發展,更離不開全球市場的趨勢。
在個人電腦銷售強勁和數字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爆炸式增長的推動下,半導體市場在1995年增長了40%,達到1547億美元的收入。
高度繁榮之中,半導體行業開始了瘋狂的擴產。
盛極必衰,這是自然規律。
&n的供應過剩。
許多半導體制造商被迫調整生產計劃,遭受了嚴重的衰退後,許多製造商退出dram市場。
最先撐不住的是東洋的半導體制造商。
因為米國的連續制裁和打壓,提高了東洋的關稅,越來越多的東洋企業支撐不住,引發了關廠風波。
每一個半導體公司都是大時代下的渺小的個體,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任何一家公司身上都是一座山。
不被一粒塵埃壓垮,就要跨過那座山。
企業家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以及實力,在低迷的時期確保自己的企業繼續優先考慮技術,不落後於市場,進而厚積薄發笑到最後。
但能笑到最後的人,畢竟只是少數。
或許正是因為這篇半導體的分析報告,震撼到了lg集團的具會長。
王林猜測的不錯!
做為家族企業的第三代接班人,現任具會長也是一個很有商業嗅覺的人。
他在看了這篇行業分析論文後,很快就得出一個結論:
從明年開始,半導體行業將進入衰減期,行業的寒冰期來臨了!
基於這樣的認知,具會長迅速的做出了判斷,並馬上聯絡了王林,商洽合作事宜。
眾所周知,南韓有四大財團,也有人稱之為財閥。
南韓重工業的根基、政策的傾斜、社會文化的傾覆,最後導致社會財富和產業升級的未來都集中在這些財閥手中。
&n生產的涉足者,就是南韓國內最大的四個“財閥”:三星、現代、大宇、金星。
lg雖然也是大財閥之一,但要和這四大財閥相比,還是要遜色不少的。
三星等企業可以利用舉國之支援,和半導體產業死磕到底。
但lg沒有這樣的底氣。
而半導體行業的衰退和不景氣,只是全球金融危機到來的一個訊號。
未來幾年的商路,會格外的難走。
這也是王林為什麼找lg談合作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lg會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