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章 勳章上有她的一半(第1/3頁)
章節報錯
1995年的第77屆廣交會進入了收尾階段。
王林制定的銷售目標還是一百億。
每屆廣交會只要能拿下百億的訂單,對愛秀集團來說就是偉大的勝利,意味著接下來的這半年時間裡,工人有工開,公司有錢賺。
每個參與廣交會的員工,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都在全力以赴。
為了激勵大家衝訂單,王林還定了一個規定,超過百億以外的訂單量,將給予銷售人員額外的提成獎勵。
如果能達到120億,那超出來的20億訂單是可以拿到更多獎金的。
120億並不是不可能完成。
去年的廣交會,就差一點達到了這個目標。
所以越是接近尾聲,銷售人員越是賣力。
反觀別的企業展臺,到了最後幾天的時候,銷售人員都成了強弩之末,經過前面十來天的高強度工作,人已疲倦不堪,再加上外商的減少,開單越來越難,很多人直接開始擺爛。
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愛秀集團的銷售團隊能夠越戰越勇,難道王林給他們打了雞血不成?
娜塔佳得到了王林的耳提面命,開始注重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再動轍和員工們衝突。
西方人的腦子是一根筋,想讓他們做出改變是很難的。
但娜塔佳為了融進東方社會,不得不強迫做出改變。
她想留在我國創業,就必須瞭解我國的社會規則。
個人想改變社會是極難的事,除非聖人或者偉人。
當個人的能力還不足以改變社會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不然就會顯得格格不入。不能融入社會的人,高雅一點的叫世外高人,世俗一點的就叫神經病。
而普羅大眾,都是世俗人。
王林把這些道理,講給娜塔佳聽。
她聽進去了。
這是學校和書本永遠都不會教你的處世之道。
娜塔佳囿於長年的思維習慣,腦子雖然是一根筋,但她學習能力不錯,也善於改變自己,一點一滴的在融入東方文化圈子。
花城電視臺要拍一部廣交會的專題片,攝製組找到了王林。
他們要拍攝愛秀集團在廣交會上的成長史,還要求王林出鏡採訪。
這是一個宣傳自己的好機會。
在上市之際,王林沒有拒絕,但他有一個要求,就是拍攝必須在廣交會期間完成,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在花城逗留。
廣交會一結束,愛秀集團就要上市,王林等人都要打道回府。
攝製組的同志說,就拍幾個片段,用不了多長時間。
愛秀集團初入廣交會的時候,還是一個名不見正經的小小紡織企業。
曾經連續十幾天不開單的公司,於今成長為廣交會上的巨無霸,每屆廣交會的訂單都是遙遙領先,成為第一個成交量破百億的大企業,成為第一個在廣交會上成長起來的上市公司!
愛秀集團創造了太多的第一!
這些濃墨重彩的故事,值得用影像記錄下來。
負責採訪的主持人是一個留著齊耳短耳的青年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