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第一次到米國,李炎鴻在師生們面前顯得有些拘謹,可這並不能阻止他刻苦求學。為了儘快趕超那些學習比較優異的同學,他不惜挑燈夜戰。

由於自己的優異表現,他被學校聘為計算機實驗室主管助理員,這個職位,除了能享受免學費的待遇外,還能得到校方每學期8500至9500美元的資助。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在布法羅大學留學的兩年是拿薪水的,這是一般米國本土的學生無法做到的。

“我之所以放棄讀博的機會,來這家公司工作,主要是想學習和研究更尖端的技術。我看中的並不是這家公司的薪酬,而是這家公司的技術實力和人才隊伍實力。當然了,我並沒有放棄學習,對我來說,研究和學習比掙錢更重要。”

王林認真的聽他講述。

或許李炎鴻真的把王林當成了人生導師、青年偶像,激動之餘,把自己的人生經歷、感悟、想法,一股腦的向王林吐露了出來。

“作為一個成功的前輩——聞道有先後,達者為尊。在我眼裡,我們雖然是同齡人,但你就是我的前輩。王總,你有什麼忠言要跟我說的嗎?我很誠心的求教。”

王林聽完了他的講述,看著眼前這個誠懇的青年人,不由得心生感慨,說道:“堅持你的夢想,在計算機這條道路上走下去,你將來一定會成功。”

李炎鴻問道:“王總,你對計算機也很瞭解嗎?”

王林道:“略知一二,現在國內的計算機產業剛剛起步,亂象叢生,但同樣也是一個機會,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我建議你,學成之後,一定要回到國內發展。或許有一天,你能在國內計算機市場三分天下。”

李炎鴻神情一震:“王總,你這目標太遠大了!我怕完不成。”

王林道:“我再給你一個建議,紮紮實實的做你最感興趣的那項技術,並創造出獨有的專利,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深耕下去,必定會有所成就。我來到米國後,有空也常常上網,對網際網路有一定的瞭解。”

“王總,米國的網際網路經濟正在走下坡路。”

“這是網際網路的泡沫,但很快就會被市場修正。”

在1994年的時候,米國人圍繞著瀏覽器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競爭,瀏覽器以及網站在那個時候已經非常的普及了,同時那個時候人們也已經看到了網路資訊的發達所帶來的種種的便利,於是就開始瘋狂的朝著網路經濟去進行投資。

當國內的網路經濟還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的過程當中,米國人曾經經歷過一次網際網路泡沫。

之所以米國人當初會形成網際網路泡沫,除了有大量的網路資金流入而導致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初米國人的網路建設可以說是非常的迅勐。

在建設的過程當中投入了很多的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

施包含的方方面面特別的多,比如說交換機、網線,還有大量的網路無線通訊裝置等。

隨著這些東西廣泛的去進行投資,熱錢慢慢的湧入,這就導致很多人藉助於網路躺著就可以掙錢。

市場價格是會自我調節的,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系列的信用崩盤。於是乎這個泡沫就在越滾越大的過程當中破裂掉。

“王總,你很看好網際網路經濟?”

“當然了。”

“那你為什麼不投資這一塊呢?”

“還沒有值得我投資的人出來。”王林露出神秘的一笑。

“什麼樣的人,才能得到你的投資?”

“持之以恆的人。”王林沉聲說道,“有真正技術和創想的人。”

李炎鴻陷入了沉思。

王林道:“圖書情報管理,放在網際網路時代,其實就是資訊管理。網路上資訊眾多,又雜又亂,上網衝浪的人想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比較難。因此我以為,資訊的搜尋,以後肯定是每個人都必需的,也是網際網路創業的一個風口。你對此有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