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道:“不,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股市,也離不開房市。”

王林心想,錢老這話說得精闢!

鄧大寶道:“那你倒是說說看,股市和房市之間有什麼關係?”

錢穎道:“以我對發達國家經濟市場的分析,房市和股市,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是成一個翹翹板的形態。”

這下連王林也來了興趣,問道:“錢老,翹翹板,放在房市和股市上,要怎麼理解?”

錢穎道:“除了個別時期,像東洋經濟大盤崩這樣的時期啊,那沒得說,百業蕭條,是吧?我所說的翹翹板狀態,是指正常的經濟發展時期。”

王林道:“理解。請教。”

錢穎道:“以我對各國經濟市場的分析,房市與股市其實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股市與樓市一直都是對資金吸進量很大的市場,正因為資金吸引量的太大導致股市與樓市一向都是蹺蹺板效應,導致長期出現一個漲一個跌,一個跌一個漲的現象,其實這都是由於其中資金的流動性所導致的。”

周伯強笑道:“翹翹板,這個詞倒是很形象。”

錢穎道:“當股市暴跌,股票市場陷入一片恐慌時侯,股市無法讓投資者們產生賺錢效應,那麼就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出股市,這就導致了股市的資金缺乏流動性;而這大量的資金從股市流出之後,那麼這些資金去哪裡了呢?當然就是流進樓市去了,這些大量流入進來資金在推動著房價的上漲的,而且股市的資金流入到了樓市也就相當於用股市的資金流動來補足樓市的資金流動了,這也就是相當於把樓市的資金進行放大。而且樓市的資金一充足,就可以促進交易買賣開始活躍起來,自然就可以讓活躍的交易來帶動著房價的漲高。”

鄧大寶道:“這種情況,適應於資本主義地區吧?我們國內的房子,都是分配的。”

錢穎道:“所以我剛才提到了國內的房產政策。我們的股市剛剛成形,商品樓也開始放開了。你們看看這幾年,我們申城的房價,上漲得有多麼厲害?商品房的價格,中心地帶都漲到6000多塊錢一個平方米了。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差不多存一年的工資才能買一個平方米。”

鄧大寶道:“邊界地區的房價並不高,一千多的大把多。”

錢穎道:“其實商品房的概念,早已有之。我還記得,1980年的時候,國內就有商品房了。當時,一個普通市民要不吃不喝工作60年才能買得起一套商品房。你們可能不知道吧?在1979年到1981年,全國有60個城市推行全價售房,但結果很不理想。當時普通工人的月工資約60元,豬肉約1元每斤,房價之高可以想象,這也是商品房在國內沒能盛行的原因,因為大家都窮,沒有人買得起高價商品房。”

王林心想,錢穎果然有些學識。

就連王林也不知道這些歷史呢!

錢穎道:“買不起,那給補貼呢?在1982年到1985年,160個城市及360個縣試點補貼售房,但當時住房改革的思路以租金改革為主要思路,所以之後也不了了之。有準確房價資料記載的是在1981年,當年浙省瑞安地區商品房熱賣,你們知道那時的房價是多少嗎?”

王林笑道:“應該是幾十塊錢一平方米吧?”

錢穎道:“對了!這個數字,我記得很清楚,這是有據可查的啊!68.85元每平方米,每套房子的總價,只要2600元。這個價格看起來還比較親民,但算起來也要一個月才能買一平方米,而且這還是在小縣城。小縣城的工人收入更低啊!有錢人看不起那邊的房子,住在那邊的人又買不起商品房。這就是一個怪圈,所以還是沒有結果。”

王林道:“錢老,你對我國的房地產研究頗深,那麼,我們國內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房小區,是哪年出現的呢?”

錢穎道:“商品房早就有了,但商品房小區的出現,應該要算1988年的7月,深城第一個土地拍賣、按揭貸款,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商品房小區東曉花園在深城竣工,售價是1600元每平方米。這個日子,是竣工的日子。如果要算建造時間的話,還可以提前。”

王林道:“怎麼我的記憶中,90年左右,申城也有商品房了呢?”

錢穎道:“深城東曉花園之後,應該是到1989年2月15日,北金首次公開出售建在黃金地段的商品房350套,每平方米最高2000元,但只被預訂了250套。沒辦法,還是太貴了。也是在這一年,申城也有了商品房小區的出現。”

郭玲玲忍不住問道:“錢老,那麼,為什麼房價漲得這麼快?幾年前才賣2000元,現在都漲到6000多了!”

錢穎微微一笑:“90年代初,瓊省大開發,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申城市中心房價漲到6000元每平方米,但隨著去年,也就是1993年,第一次房地產調控,瓊海等地房地產泡沫破裂。現在房地產市場還是一片哀嚎。”

鄧大寶道:“錢老,你說了這麼多的房地產,那這個股市呢?咱們公司到底能不能上市?”

錢穎道:“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幾年的房地產和股市。房地產之前大熱,股市跌了兩年吧?一直到現在還沒有緩過勁來。”

鄧大寶道:“錢老,按照你的翹翹板理論,今年房地產跌了,資金應該會流進股市才對?為什麼股市也沒有起來呢?”

錢穎道:“看來大家對股市都很關注啊!”

鄧大寶道:“這還用得著關注嗎?之前的股市,都跌到他姥姥家了!”

的確,1994年的股市,可以說是飛流直下三千尺!

股市在1993年見頂1558點之後下跌,一直跌到700點附近。

今年卻持續下跌,最低暴跌到了333點。

為此,1994年春,有關部門出臺四不政策,即55億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徵股票轉讓所得稅,公股、個人股年內不併軌,上市公司不得亂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