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強道:“王總,鄧總所言極是。安紡廠剛剛改建完成,能有現在這樣的成績,我覺得足夠可以了。客戶是需要慢慢培養的,大客戶尤其如此。”

大家討論了半天,都拿不出更有建設性的意見來。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老三套:發傳單,現場舉牌,印製宣傳標語。

至於更多的廣告投入,那就很不划算了,畢竟廣交會只剩一半行程。

李佳欣道:“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王林問道:“什麼想法?但說無妨。”

李佳欣道:“廣交會上,東南亞、港臺地區的商人應該很多吧?”

王林道:“當然了。”

李佳欣道:“我們可以針對這一部分的客戶,給予一定的優惠。這些商戶的訂單,不會受到國際海運價格的影響。”

王林道:“可以,這也是個辦法!”

李佳欣道:“在招待和談判時,銷售員如果知道對方的收貨地址,就可以給他們一些優惠。不管怎麼說,價格和優惠,永遠是成交的法寶。”

王林讚許的道:“李總腦子轉得快!這主意就很好。”

田金生和劉希賢基本上沒有說什麼話。

王林對他們也沒有什麼期待。

他們如果真的厲害,安紡廠也不會落到這一步田地。

王林之所以任命他們繼續管理安紡廠,是想平穩的過渡。

田金生和劉希賢雖然管理能力欠缺,但在為人處世上都十分的圓滑厲害,這也是他們的長處。

內地的開放程度還沒有沿海這麼高,企業和政署方面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更加依賴當地的政策變化。

所以王林需要田、劉這樣的人才。

好在田、劉二人對王林早就敬佩得五體投地,雖然成事不足,但也不至於敗事有餘。

開完會,王林找到田金生和劉希賢。

“王總。”田金生一臉慚愧的道,“我們拖公司的後腿了啊!”

劉希賢道:“可不是嘛!廣交會過了一半了,安紡廠卻只拿到五千多萬的訂單,比起公司五十多億的訂單量來說,我們簡直不堪入目了!”

王林道:“我們這屆廣交會的目標是120億,其中我給你們安紡廠的任務是20億。看來,很難完成了啊!”

田金生道:“王總,在來之前,我們也是躊躇滿志,想著捲土重來,必定可以大展鴻圖,以報王總知遇之恩。沒想到卻是這麼個結果,慚愧啊!”

王林看到,田金生說這話時,嘴角抽動,眼角顫抖,看樣子真的很愧疚。

“勝敗乃兵家常事。”王林道,“現在還沒有到最後呢!還不是你們向我做檢討的時候。接下來這幾天時間,兩位一定要努力!”

“是,王總。”田金生道,“我們這就去展區。”

王林揮揮手:“去吧!”

幾個副總仍然在帶人做調研工作。

廣交會雲集了國內外眾多優秀的同行,瞭解競爭對手,瞭解客戶的需求,可以設計和生產出更好的產品。

王林沒事的時候,就在幾個展廳之間閒坐,看手下人推銷產品。

有時他也會親自上陣接待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