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歌曲都充滿了一種古典優雅、溫婉動人的味道,一點都聽不出來這是一首苦情歌和怨婦主題的歌曲。可以說這是鄧儷君唱法的以不變應萬變,也可以說是她風格高度成熟的結果。

總之,沒有鄧儷君的時代,再也聽不到這麼古典主義的“撕X”歌了。

“……你說過兩天來看我

一等就是一年多

三百六十五個日子不好過

你心裡根本沒有我

把我的愛情還給我……”

王林覺得,這歌的確就是她送給自己的。

他自從得到鄧姐後,又去看過她幾回呢?

就連這次在紐約,也只是恰好遇到而已。

鄧儷君為了陪伴他才多留了一段時間,不然早就回香江去了。

想到這些事,王林心生慚愧。

但是他又有什麼辦法?

他同樣的是不得自由,身不由己。

龐大的集團需要他去管理,幾個懷孕的女人等著他去寵愛。

王林真的是難以抽出時間去陪伴鄧姐。

或許也是因為如此,鄧儷君體諒王林,同時也想過一段戀愛的日子,所以才想隱想歌林,同時也願意奮不顧身回到內地去。

跟王林在一起的女人,都要或多或少的做出一點犧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鄧儷君接下來演唱的是一首《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這首歌也可以說是送給情郎的。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當然也是鄧儷君的代表作,只不過人們經常聽到這首歌曲,卻並非是鄧儷君演唱的版本,而是各種後來的搞笑、加詞版本,以及一些影視和小品節目中的借用,尤其是“不採白不採”甚至還成了這首歌曲傳唱的一種標配加料。

然後是一首《愛的箴言》。

這是一首翻唱的歌。

“愛是歡笑淚珠飄落的過程,愛曾經是我也是你;

我將春天付給了你,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卻將自己給了你……”

這首歌的風格是純情和唯美的,鄧儷君輕柔、甜美、溫婉的歌聲,也將原作中的“悲傷”、“孤獨”,唱成了“永恆的旋律”。用“愛的使者”來形容鄧儷君,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連唱了三首歌以後,主持人笑著說道:“我聽出來了,你這場演唱會上的歌,都是唱給你先生聽的?”

鄧儷君笑道:“不,是唱給大家聽的。”

主持人問道:“先生不經常在你身邊?”

“嗯,他有自己的工作。他是一個有事業心的人。”

“你會不會經常感到孤獨?或者說沒有安全感?”

“我覺得一個人可以很愉快地生活,我們總要有人生目標,由工作中得到許多樂趣及收穫。我的安全感完全由內心發出,所以我現在能夷然自若,做到任何事都不影響我。”

“怎麼感覺很勉強呢?”

“有嗎?”

“難道你不覺得兩地相思的苦嗎?”

“每一件事,苦與樂都是相對的。我願意享受那份苦後的滋味,也願意享受分離後的甜蜜相聚。”

“不愧是我們的鄧儷君,她真的看透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