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靈的演出票早就預訂完了,還好張小佳手裡有一些預留的座位,正好給王林他們去看。

城裡人過年,晚間活動很豐富,看電影、逛廟會、遊景點。

當然還可以到小百靈來看演出啊!

小百靈的曲藝歌舞,那叫一個冠絕天下。

節假日期間,一票難求。

春節期間,聽說外面有黃牛黨,炒作進場票,一張50塊錢的貴賓票,能賣到200元的高價。

王林他們進場的時候,就連著有好幾個黃牛上前詢問:“要票嗎?前排的貴賓票,200塊錢一張。”

周粥很是震驚:“票販子手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票?如果這些票賣不出去,場中的空座率就會很多。”

王林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黃牛黨採用各種方式,用約定俗成的利益分配方式操控每一張門票。這在很大程度上雖然能夠製造演唱會一票難求的火爆現象。但更大程度上,卻讓消費者成了挨宰的羔羊。

如果只是一般的演唱會,在某個城市演完一場就走,那對演藝公司的聲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小百靈是常駐在此地的演藝單位,一旦給廣大人民群眾造成不好的印象,漸漸的大家都不會再來此地看錶演了。

演出的同質化是很嚴重的,雖然小百靈的節目很有特色,但黃牛搶先拿票,看勢坐地起價,首先影響到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心情。其次對影院的形象有負面影響。

雖然說短時間內,黃牛黨買走了票,對小百靈劇院的生意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時間一長,觀眾就會退避三舍。

看不起你家的節目,買不到你家的票,觀眾會退而求其次,去其它競爭對手看戲。

李文秀道:“王林,這事你得管管,票都握在黃牛黨手裡,真正想進場看戲的人,卻要出高價來看,或者乾脆進不了場。”

王林嗯了一聲,說道:“今天是大年初一,就不要批評他們了,明天再說。另外,我估計票販子這個事情,不僅北金小百靈有,申城也會有。”

李文秀道:“你還得小心,防止黃牛黨和內部員工勾結拿票。員工拿票是有優惠的,這是一個漏洞。”

王林臉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眾人進場入座。

節目準時開演。

王林他們坐的是貴賓席,桌面上有一壺茶,還有一張節目單。

李文秀看著節目單,說道:“京劇好聽是好聽,就是有些聽不明白唱的是什麼。”

王林道:“這個容易,可以買兩個LED顯示屏舞臺字幕機就行了。”

提詞器這種裝置,新聞直播室、歌手個人演唱會都少不了它。甚至一些演講者口若懸河,激揚文字的背後,也有它的身影。

從最初簡單的提詞裝置,到功能多樣的專業提詞器裝置,已經具有幾十年的歷史。

提詞器裝置,源於米國1948年半個行李箱裡的防水紙卷,最初是用來為了舞臺劇演員提示臺詞的,因為這些紙卷是工作人員手持提示,既不方便也不保險。

一位男演員小弗來德·巴頓,提出把這些紙卷做成機動式卷軸,透過卷軸看到提示,就能避免語言文字上的失誤。於是施拉夫雷的“電視提示裝置”誕生了。

很多公司都開始基於這一裝置,設計出自己的產品。出現了鏡頭內建提詞器的專利產品,1952年米國大選,58位主講人有47位都使用了提詞器。

80年代以前,提詞器雖然一直有細微進步,但文稿卻一直只能列印在紙上。直到1982年,好來塢混音師兼舞臺工作人員,考特尼·古丁發明了一款以軟體為基礎的電腦提醒系統,可以把文字投影在改良後的雅達利800電腦上。宣告了提詞器裝置使用紙卷做法的終結,被電腦所取代。

同樣的道理,提詞器也可以給觀眾提供歌詞、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