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婚紗照(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林問了問家裡的情況,又和兒子通了一會兒話。
王文的基因真不知道隨誰,反正就是不愛學習。
出去玩什麼他都精神百倍,學騎馬什麼的也格外快,小小年紀已經騎得有模有樣,連教練都說他是個學馬術的天才。
可是一旦要他寫作業,他立馬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樣沒精打采。
這不,他又跟父親告狀了,說媽媽逼著他寫了許多的字,一點也不好玩。
王林不敢拆妻子的臺,孩子的教育必須父母雙方共同付出,便教育兒子,說你必須寫作業,必須學會寫字,學會算術,這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
兒子見父親也管教得這麼嚴厲,便啪的一聲結束通話了電話。
王林哭笑不得。
不過孩子還小,未來的路還很長,王林相信,自己和李文秀的孩子,應該不會太差勁。
姑蘇的雪,又下了半天。
這三天裡,雪一直在斷斷續續的下。
做為一個南方人,王林也是深深的喜愛雪景。
他一見到雪,就由衷的喜悅;一見到雪,所有不愉快的心情都消逝了;一見到雪,就什麼都忘記了,只想撲進雪的懷抱,和雪融為一體。 …
王林帶著沉雪和霏霏,四處賞雪,看雪壓冬雲白絮飛,看山舞銀蛇,原馳蠟像。
沉雪看著潔白的雪景,忽然說道:“王林,你看這樹,這山,像不像穿上了潔白的婚紗?”
王林牽著她的手,溫聲說道:“你也想穿上潔白的婚紗嗎?”
沉雪俏臉像是酡醉的紅:“我、我其實還好啦!只要能跟你在一起,穿不穿婚紗都無所謂的。”
王林突發奇想:“我們現在就去姑蘇城,找一家婚紗店,拍一套婚紗照!”
沉雪芳心一陣亂跳:“真的可以嗎?不會被熟人看到吧?還是不用了吧?王林,我害怕給你帶去不必要的麻煩。”
王林道:“我們在姑蘇,能碰到什麼熟人?沒事的!我一定要圓你的這個夢想。”
沉雪當然也想啊!
哪個女人不想穿上婚紗,拍一套美美的婚紗照?
人生苦短,婚紗照只拍一次呢!
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國人結婚崇尚紅色,新人是絕對不允許傳白色衣服的。
隨著20世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傳入,婚紗首次在我國亮相,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先生小姐,新郎打領結,穿西裝禮服,新娘披婚紗,戴白色手套,手握紅玫瑰,代替花轎的是滿鮮花的小汽車,新人在新朋友的擁下,步入莊嚴的禮堂,代替新娘的是西式的司儀,新人交換式指,互致親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將新娘抱進車內,去渡他們的新婚蜜月。
40年代前後白色婚紗禮服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婚紗照逐步轉移到照相館,程式上也由舉行婚禮後拍照改為婚禮前拍照,人數由集體合影演變為二大二小的私人合影,進而發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從此開始了名副其實的婚紗照。
到90年代,人們結婚都會拍組婚紗照,然後掛在床頭。這期間觀念的變化是飛躍性的,尤其是結婚時必須拍一套婚紗照,一直流行到後世。
沉雪的思想本就很現代,她想拍一套婚紗照,也就情有可原了。
反倒是李文秀,對拍不拍婚紗照,執念並不大。
王林是個行動力、執行力很強的人。
他想到的事情,就一定會去做。
王林和沉雪把女兒霏霏送回家裡,喊上忠叔一起前往姑蘇城。
近兩年,姑蘇發展迅速。
據統計,1993年,姑蘇完成GDP總量525億。
這當然得益於浦東這個龍頭的發展。
1992年,高層正式批覆設立浦東新區,將浦東作為龍頭,帶動長三角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大力引進外資,推動經濟增長。緊接著,姑蘇也提出外向帶動戰略的佈局,發展外向型經濟。
1993年,姑蘇的第二、第三產業都迎來了高速發展,輕工業和重工業的增長率都超過了30%。可以說,姑蘇的發展也是趁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的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