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三杯不回家【求訂閱月票】(第1/5頁)
章節報錯
王林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雙方都是他請過來的人,得罪誰都不好。
他沒想到高主任等人對幸子的身份這麼大的反應!
這可怎麼辦好?
高主任等人手裡握著專案,王林請他們吃飯,就是為了拿下這個專案,不可能去得罪他們。
而幸子和王林的關係也非比尋常,到現在為止,幸子家仍然是愛秀集團最大的客戶之一。
兩家在愛秀廣場上面的合作影響就更加深遠。
其實在改開初期,東洋和我國算得上是蜜月期。
真正的戰後關係,其實分為四個大的時期。
一是融冰期,1972年到1989年之間。
二是蜜月期,1989年到1996年,這個時期,很多東洋企業都來我國投資。
但好景不長,很快就進入了猜忌期,期間合作也很緊密,這段時期一直持續到2010年左右,之後就進入了對抗期,這個時期什麼時候結束,就連王林也不知道。
在這個蜜月期之前,其實有一段比較隱秘的歷史。
1971年,米國事務助理訪問巴國,在參加巴方舉辦的晚宴時,基博士突然來了一招“屎遁”,捧著肚子說不舒服。
在大批記者的關注下,基博士回到賓館休息,然後又對外傳話說,賓館太乾燥,要住到山裡的別墅去修養。
於是在凌晨時分基博士的車子往山裡開,可他不是要去山裡修養,而是要去我國。
在機場,基博士登上了巴國航空的波音飛機。飛機起飛,基博士開啟了一趟高度機密的訪華行程。
幾天後,東洋的首相在首相官邸開啟秘書送來的外交備忘錄,頓時臉色大變。
備忘錄上清楚寫明基博士在某月某日訪問了我國,並且敲定米國的總統訪華行程。
東洋大驚失色的原因是他從沒想過米國會甩開自己,連招呼都不打,就和我國走近了。
米國這種“背信棄義的兩面手法”立刻在東洋引發強烈不滿,當時東洋國內的政商兩界都提出主張,東洋要搶在米國前面和我國建交。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和米國建交,我國獲得的是外交的戰略空間,而和東洋建交,我國獲得更多的是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兩國當時與我國走近,對我國的意義是不同的。
所以我們之後就看到了老人家出訪東洋,隨後,東洋企業界帶著大筆投資和技術進入我國,正式開啟了蜜月期。
從1980年起,東洋開始大量的給與我國經濟援助,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低息貸款”。
當時我國剛剛改開,最缺的就是錢。
而東洋經濟在80年代則是最輝煌的時期,最不缺的就是錢。
兩方利益高度契合,我國需要錢,東洋需要花錢,於是大筆大筆的東洋貸款湧入我國,這些從東洋來的錢,極大的加快了我國基礎設施的現代化。
大家可能不知道,像北金的地鐵,北金的機場,申城的機場,以及國內幾十個大型港口的泊位建設,全部都是靠著東洋貸款來完成建設的。
當年在我國所接受的全世界外來援助中,有高達67%是來自東洋的援助,可見東洋當時有多熱衷於援助我國了。
不過,話說回來。
援助我國,東洋有他的政、商兩方面的利益考量。
況且東洋給的錢,只有10%是免費的,其他90%都是低息貸款,都要還的,也不是白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