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被她箍得太緊,緊到透不過氣來了。

“好了,娜塔佳,你讓我呼吸。”

娜塔佳這才鬆開王林。

王林抬腕看看時間:“還早,我們先去吃飯?”

“去食堂吃嗎?”

“當然是到外面館子裡去吃。你不用上課?”

“不用啦,我都說了晚上有舞會,下午我們都沒有課。”

“這麼好玩的嗎?”

“好玩嗎?我覺得還好吧!學習的時候就不好玩。”

“……”

每座學校,都會有一條小吃街。

幾乎每個五角場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而復大的學子,幾乎每週都會來這裡,這裡不光有吃的,還有書籍禮品等,只要想的到的,這裡都會有當然還是以美食為主,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菜系。因為這邊有留學生,雖然這邊的美食特別多。日式的,韓式的,西餐,就連中餐的烤鴨都有,川菜也不在話下。

娜塔佳卻說想吃肯德基。

申城人還記得,1989年開業的第一家肯德基,便是位於外灘邊的東風飯店裡,即今天華爾道夫酒店的所在地。

那個年代,西餐對於多數普通市民來說,還很少見,吃一頓肯德基也遠不是今日那麼隨便,吃洋快餐,對一部分國人來說很有吸引力。

王林聽娜塔佳要吃肯德基,便帶著她來到外灘的這家招牌店。

外灘這家肯德基的生意,出乎意外的很好。

小朋友在肯德基辦“趴體”,那是最有排面的生日宴;年輕人在肯德基結婚,顯得洋派又另類;更別說肯德基的快樂兒童餐裡稀奇古怪的小玩具,不僅讓孩子們甘願多吃一份土豆泥就為“充值信仰”,即使是不少大人也無法抵抗集齊所有款式、色號玩具的誘惑。

在這樣的店裡向女生求婚,可不是什麼都市傳說,一度也是引為潮人風尚的行為。

這個時代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而這些行為,在後世人看來,簡直就是老土。

就連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店,也漸漸被年輕人所拋棄。

說實話,王林還沒來吃過洋快餐。

他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的洋快餐好不好吃。

肯德基的店裡,營業員穿的是紅顏色制服,用的是紙頭盤子,上面盛了兩塊炸雞、一份土豆泥、一份混著洋白菜胡蘿蔔絲的沙拉、還有一隻小圓麵包,這樣一份套餐,在這個年代要賣到十幾塊錢,在當時絕對屬於老時髦的高消費。

王林花了近百塊錢,買了幾份套餐,分了一半給忠叔,因為知道他吃得多。

忠叔也不挑食,不管是什麼食物,接過來就吃。

娜塔佳吃了一點炸雞和麵包,說道:“沒有法國的肯德基好吃。”

王林道:“任何一個品牌,進入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必須做出改變,符合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再有一個就是原料的不同。這裡的肯德基,不可能從米國或法國進口原材料,只能就地取材,材料的不同,肯定會影響口感的變化。”

娜塔佳道:“你吃啊,你不喜歡吃嗎?”

王林隨便吃了一點,他對這些洋快餐,是真的提不起胡吃海塞的習慣,要說口味,還得看中餐。

“你們今天為什麼要舉辦舞會?”王林問道。

“學校裡經常舉辦舞會,還有周邊其它的學校進行聯誼。”

“嗯,原來如此。”

“明天是週末,大家都需要休息。舉辦舞會,不是很健康很正常的娛樂嗎?”

“我以為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抓好學習。”

“沒有人二十四小時抱著書的,抱著女朋友還有可能。”

“哈哈!”王林忍不住笑道,“娜塔佳,你長得這麼漂亮,追求你的男生是不是特別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