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笑道:“對,首富就是他!”

顏沁笑著搖了搖頭,低聲道:“你就這麼不想當首富?”

“首富這個詞,容易讓人膨脹。”王林道,“我的能力,還抓不住這個詞。”

“沒想到你這麼低調。”顏沁笑道,“行了,我去把股票拋了。”

王林點點頭:“聽我的,不會錯。”

還好顏沁聽了王林的話,及時止損!

其他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畢竟王林的話,並不是誰都肯聽的。

他對身邊的那個大姐說過,叫她及時賣掉股票,但對方只當是耳旁風。

和這個大姐一樣捨不得割肉的人還有很多。

金老三也在其中,他們一方面是捨不得割肉,另一方面也是對股市懷著信心。

股市的漲跌,還跟一個資料有著極大的關係。

但這個時期的股民,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些政策上的變動。

這個資料,就是股票交易印花稅。

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發生額徵收的一種稅。

我國稅法規定,對證券市場上買賣、繼承、贈與所確立的股權轉讓依據,按確立時實際市場價格計算的金額徵收印花稅。股票交易印花稅也是增加稅收收入的一個手段。也是調控股市的重要工具之一。

證券交易印花稅自1990年首先在深城開徵,當時主要是為了穩定初創的股市及適度調節炒股收益,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0.6%收取。

1992年6月,稅務總局和體改委聯合發文,明確規定股票交易雙方按0.3%繳納印花稅。

很多股民並沒有意識這一點變化,會給股市帶來怎樣的改變。

股市對這次的印花稅調節,反應明顯慢了半拍。

但沒用多久,上證指數開始江河日下般的大跌!

六月份,上證指數從1420點,下跌到了400點附近。

股市一片哀鴻遍野。

調控手段,給狂熱的股市降了降溫,也讓狂熱的股民們,變得適當的理智起來。

這是一個改革的成長過程。

有人從中得利,成為了百萬富翁,有人一夜之間輸盡所有。

六月,顏沁還留在申城。

當她聽到股市暴跌的訊息後,深感震駭!

還好聽了王林的話,否則,她投在股市裡的錢,將血本無歸。

而那個老騙子金老三,卻因為幻想股價會上漲,而沒有賣出股票。

和他持有一樣想法的人還有很多,一時間交易大廳裡面哀聲一片。

在王林的干預下,金老三集資炒股的時候,和人簽訂過協議,現在股價暴跌,金老三根本就拿不出錢來賠償。

金老三自己所有的本錢,一股腦的投入進了股市不說,他還借了高利貸!

當股價暴跌後,金老三就預感不妙。

但是這個老騙子還是沒有逃跑。

因為他相信,只要股票還在自己手裡,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天,王林上班,剛來到公司,看到華美酒店門前擠滿了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