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看看時間,笑道:“出去逛逛也好, 在房間裡怪悶的。我喊下文娟。”

他又夾了一隻刀魚放進嘴裡,笑道:“這碗以後再還你。”

“嗯。我下次過來拿就行了。我們走吧!”郭蘭幫他把碗蓋起來。

她換了一條淺綠色的長裙,頭髮披散著,顯然是剛洗過澡,身上有一股澹澹的清香。她低頭彎腰之時,長裙的領子往下拉伸,可見她姣好的身材,面板白得耀眼。

王林移開目光,收拾了一下,把李文娟喊了過來。

李文娟聽說可以出去玩,自然高興得不得了。

她進了王林的房間,聳著鼻子聞了聞:“好香啊!姐夫,你躲著我在吃什麼好東西?”

王林笑道:“就你鼻子靈。是郭蘭同志給我送了些麻辣刀魚,回來再給你吃。”

“別啊!我現在就要吃!”李文娟吃貨的本質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她開啟碗來,用手抓起刀魚,扔進嘴裡就吃。

王林打了一下她的手:“你能不能拿快子?別這麼饞!”

李文娟嘻嘻一笑,又吃了兩條魚,這才說道:“行了,回來再吃吧!”

三人走出來,喊上忠叔一起下樓來。

王林沒去過廬州城皇廟,由郭蘭指路。

廬州城皇廟位於廬陽區。

城皇廟屬皖江古典園林,徽州古建築風格,始建於南宋時期,80年代經過修繕後,於1986年對外開業。

王林他們到達的時候,正是華燈初上時分,街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街道上有一塊牌坊,上寫“人和門”三個大字。

王林他們信步而行,到城皇廟遊覽。

“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見鬼神欽。”王林看著廟裡的這幅對聯,微微一笑,“有些意思,這是導人向善。”

廬州城皇廟是廬州個私經濟的發源地,也是小商品集散中心,到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此處已經十分繁華,跟一個熱鬧的大集市一樣,有大店小鋪,也有小攤小販,賣各種零食小吃、玩具、手工製作。

王林每到一地,也喜歡逛逛這些有市井氣息的街道。

城皇廟晚上還會上演黃梅戲、廬劇、皮影戲、儺戲等徽省本土戲曲。

黃梅戲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唱段,王林也很愛聽。

他們來到的時候,舞臺上正好在唱《打豬草》的對花這一段。

一男一女兩個演員,穿著戲服,化了戲裝,在臺上演唱。

女人唱道:“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丟下一粒籽,”

男人唱道:“發了一顆芽。”

兩人一唱一和,一人一句,唱得十分對味。

李文娟笑道:“姐夫,這黃梅戲,我句句聽得懂,比越劇還空容易聽。”

郭蘭道:“黃梅戲屬北方方言語系的江淮方言,容易聽懂。廬州本土的方言反而難懂一些。”

唱完對花,接下來又唱了一段《夫妻觀燈》。

這一段也很好聽,旋律優美,唱腔直白。

李文娟道:“這戲很好唱,也很容易學。我聽一遍就學會了。”

王林道:“來,你唱一個。”

李文娟果真輕輕的哼唱起來。

郭蘭道:“唱得還不錯,音韻腔調什麼的都對了。”

李文娟笑道:“姐夫,我們回去後,也可以對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