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誰在放肆?【求訂閱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下午,江瑤來向王林報告,她已經完成了原材料廠的交接工作。
王林親自引領她來到她的辦公室。
“江瑤同志,我們公司現在的研發環境還是比較艱苦的,你這個副總要挑起重擔。”
“請王總放心,我肝腦塗地,也要報王總的知遇之恩。”江瑤激動的說道。
王林笑道:“好!你要去其它企業考察研發部的事情,可以儘快確定,不要再拖了。”
“王總,這幾天,我抽空到申城的幾家企業去看了看,發現他們的研發部,其實也並不怎麼樣。”
“你去的都是國內的企業,國內企業的研發部,一般也叫開發部,或者叫技術部門。我剛才還有鄧總聊到這裡,說我們國內的企業都不注意研發和創新。這是通病,必須得改。沒有創新,沒有研發,就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吃現成的。碰上那些有專利的產品,我們就只能代工,或者高價購買。”
“王總,我們以前的一些產品,都註冊過專利嗎?”
“當然註冊過。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也註冊過。”
其實,國際專利是不存在的,準確名稱應為“專利的國際申請”。
專利的國際申請,遵從《專利合作條約》的保護和制約,專利合作條約又簡稱PCT。
PCT締約國的國民想要對某一技術向締約國中的一個或多個國家申請獲得專利保護時,可以按照《專利合作條約》所規定的程式,向《專利合作條約》所指定的受理單位或國際局,遞交指定語種的申請檔案,這一個遞交程式就視為已經在所有的《專利合作條約》締約國遞交了專利申請。
過去要在數個國家獲得專利保護,必須向每個國家逐一辦理專利申請,程式和手續都十分繁瑣。
為解決這一問題,1970年6月19日,由美、英、法、德、日等國在華盛頓舉行了外交會議,簽訂了《專利合作條約》,成員國後世達到了114個。
也就是說,申請人提交一項國際申請,在114國均有效。
PCT的宗旨是透過簡化國際專利申請的手續、程式,強化對發明的法律保護,促進國際間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我國到1994年才加入PCT。
加入PCT以後,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專利局是該條約制定的受理單位,中文也是該條約指定的語種,因此,國人可以用中文在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遞交“專利的國際申請”。
而在此之前,想對專利進行國際申請,手續就麻煩得多。
王林的版權保護意識是很強的。
特別是自己花費時間、精力、資金研發出來的東西,如果被人搶先註冊,那自己的東西,就會變成別人的成果。
我國在這些方面是吃過虧的,比如說VCD技術。
王林對自己公司的每一項技術都申請了專利保護。
現在,王林花費巨資,成立國內最大的企業研發團隊,對企業機密的保護就更注重。
王林安排好江瑤後,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
第二天上午,王林帶領劉希賢等人前往園區參觀。
劉希賢還是第一次前來參加愛秀集團。
參觀這件事,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劉希賢是安紡廠的副廠長,行業經驗十分豐富。
他走進愛秀集團的廠區後,馬上就被深深的震撼!
現代化的廠房、先進的生產線、佈局合理的流水線、整潔有序的指示標語、和國際接軌的5S管理,無不讓劉希賢深深的震動。
這才叫現代化的企業!
難怪愛秀集團能做得這麼強大!
原來人家早就和國際企業接軌了。
看看愛秀集團的廠房,再想想安紡廠的廠房,劉希賢生出一種難言的羞愧!
王林親自陪同,每到一家工廠,工廠的廠長也會出來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