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我就是她的後臺!【求月票】(第1/5頁)
章節報錯
王林坐在車上,由忠叔開著車,漫無目的的在老街上游走。
他是來找房子的。
田曉青已經把她自己“賣”給了王林,他當然要給她找一處好的住房。
然而這年代的房子並不好找。
王林特意去看了外銷房。
在90年代,外銷房曾經是高大上的代名詞,加上要用外幣購買,又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外銷房集中的古北新區甚至被評為“90年代申城十大新景觀”之一。
當年外銷房的廣告上,總能找到這類字眼:“戶型設計與國際接軌”、“廚衛傢俱採用國際知名品牌”。
很多外銷房90年代開盤時,賣點就是現房全裝修和物業管理。
比如,屋內裝置有進口日立空調、科勒潔具、對講機等。小區裡設有24小時巡邏、錄影監控等。
這些配套放在今天來看,一點都不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很多人卻是第一次聽到。
畢竟當時大家對房屋的概念還停留在拎馬桶、亭子間,哪怕能住進煤衛獨用的兩室戶公房,就算很不錯了。
然而,王林看了外銷房後,卻連連搖頭,表示並不中意。
外商房面積大,戶型一般都在150到200平方米,價格當然昂貴,兩年前就要賣10萬人民幣一套,現在的價格又漲了不少,有些精裝修的外銷房,要賣到10萬美元一套。
再貴王林也買得起,問題是房子的價效比真的不高。
以戶型為例,為了達到國際化標準,很多外銷房都由歐洲或香江的設計師捉刀設計。
然而,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申城人最看重的朝向問題,在外銷房的戶型中卻往往不被重視。
廚房衛生間朝南、臥室朝北的房型頗為常見,甚至還有三角臥室、無窗房間等極其彆扭的設計。
一些外銷房的樓道里設有直筒式垃圾通道。設計初衷是居民不用下樓,在樓梯轉角處就能把垃圾倒入集中的垃圾通道中。
但在王林看來, 這種設計堪稱埋雷, 因為時間長了,中式的廚餘垃圾難免有異味,到了夏天簡直不要太酸爽!
而且小區不設圍牆,再加上面積普遍偏大、得房率低, 房型又不好, 幾乎沒有一處是讓王林滿意的。
王林果斷的放棄了購買外銷商的念頭。
這個年代的商品房,除了外銷房, 就是房管中心推出的商品房。
和外銷商相比, 國內的商品房,走的是另一個極端, 房子面積小, 簡單裝修,老式傢俱。
這種房子,怎麼用來金屋藏嬌?
還不如住自己公司的集資房!
看來,只能找花園洋房。
在90年代以前, 申城的房屋買賣很不活躍, 一方面是政策不寬鬆, 另一方面是群眾買房的積極性不高, 因為手裡沒錢。
1988年下半年, 申城選定黃浦區作為出售舊公房的試點區, 結果只有20戶購買了租住的舊公房。
很多職工想買房子, 但買不起。
於是才有了1991年推出的公積金。
但申城的房地產市場的高速大發展, 得等到1992年南方談話以後。
王林有些口渴, 車上的水喝完了。
他看到路邊有一個賣豆漿的小攤,便喊忠叔停了車, 問道:“忠叔,下車喝杯豆漿吧?”
忠叔搖頭道:“王總, 我不渴。”
王林便下了車,來到賣豆漿的攤位前。
攤販賣的是冰豆漿, 在這個季節喝雖然有些涼,但口味很獨特。
王林買了一杯冰豆漿喝, 付了兩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