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在進入家紡產業之前,對這個行業有過一定的瞭解。

在國內而言,家紡產品的促銷旺季主要集中在勞動節、國慶節和新年前夕,此時正是購物、結婚、喬遷和日常更換的高峰期。

國外的旺季,和國內差不多,西方的聖誕節、新年,也是集中在下半年。

愛秀家紡選擇這個時間點來參加廣交會, 可以說正當其時。

展位的設計裝修很搶眼,再加上四個展位全部打通,位置十分寬大,從外面經過的外商,看一眼就能被吸引進來。

進店來逛的外商絡繹不絕,很多外商從那邊走過來, 本來是要去對面展廳看的,但看了一眼愛秀家紡的展廳後, 立馬就被吸引進來。

王林看到幾個外商走了進來,導購立馬就上前引導,向他們介紹和推銷愛秀家紡的產品。

因為有王總在場,展廳的所有人員都格外的賣力氣。

王林對導購員早就進行過培訓,在促銷的時候,切忌只靠嘴說,一定要引導消費者自己動手、動眼、動感覺去體驗產品價值。

導購們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

王林一直在旁邊觀察,就是為了找出問題。

他很快就發現問題所在。

家紡展廳請的導購,都是從自己公司內部選出來的人。

來參展之前,王林對這批導購做過教導。

但他忽略了一個事實:這些人的英語交流能力一般。

他選的導購都是懂一些英語的職工。

王林進行培訓時,自然是用中文演講。

這些導購雖然懂一些英語,但進行專業的翻譯時,就會卡殼,遇到自己不懂的詞語, 就自行用其它詞彙來代替。

家紡的設計, 講究的是豐富多變的色彩、與眾不同的設計理念,如果翻譯不準確,一些顏色和麵料,就講不清楚, 甚至傳達的意思根本就是南轅北轍。

顏料、面料、色彩、工藝、中式風格的講解,包含大量的專業詞彙。

王林忽略了這一點!

還好他發現得及時。

他並沒有罵那些導購,也沒有馬上開會給他們培訓。

因為來不及!

一個人要學會這麼多的專業詞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王林朝鄧大寶招招手。

鄧大寶走過來,微微傾身側耳,笑道:“王總。”

王林道:“你趕緊給我去找幾個厲害的英語翻譯,要懂紡織材料學的!不管多貴,你都給我請過來。”

鄧大寶懵了一下:“懂紡織材料學的英語翻譯?這上哪裡去找?”

廣交會請翻譯,最多的就是當地的英語系大學生。

大學生也願意來當兼職,應付普通的交流不成問題,既能賺到錢,又能鍛鍊自己的能力。

但這些大學生,真的只是普通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