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梳頭(第2/3頁)
章節報錯
美、加、英、法、澳等歐美國家對於家紡類產品需求量比較大,其中米國是基於本身的家庭消費習慣、季節等綜合原因,對於家用紡織品的需求更為明顯。
在發達國家,他們每個季節都會採購不同的家紡用品,不像國內,大多數的居民,兩床被子能蓋幾十年。
歐美家紡市場火熱,民眾對床上用品更換頻繁,以及醫院一次性床上用品需求量增大。
在這方面,我國的產品是有很大優勢的。得益於國內紡織行業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和強大的供給能力。
家紡行業主要透過對各種纖維織布進行染印成不同花色,透過裁剪、縫製各種工序加工,成為產品,使其增值。
根據生產階段不同,分為印染、色織、縫製加工等幾個大的產業鏈環節,再往上可延伸倒棉業、紡紗等環節。
王林打造的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家紡企業。從研發、設計、加工、銷售,生產鏈條最長,環節自主控制的,產品質量更容易把握,更容易控制生產成本,產業鏈越接近最終消費者,產品更替快。品牌細分、定位精準、兩極分化、品牌文化提升、商業模式創新、加快國際化步伐。
今年的秋季廣交會,也是王林必須爭取的重要出口貿易會議。
如果拿不到外貿訂單,單純依靠國內市場來消費,那愛秀集團的產量肯定要大打折扣。
而愛秀家紡從開始建廠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做好了大量出口貿易的準備。
根據以往的經驗,王林有信心,只要自己的產品參加廣交會,就一定能熱賣。
所以,王林對家紡產業的出口貿易,寄予了厚望。
他在打造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從原材料棉花、竹纖維的種植、生產,再到紡紗廠、棉紡廠,再到成品生產車間,擁有一整條產業鏈!
王林來到愛秀家紡廠車間,和周伯強一起視察工作。
生產家紡四件套必須要準備的前道裝置就是裁剪設施,可以有兩種,掛裁和平面裁床,以及配套的退布架,電裁刀,剪刀等等。中道裝置有繡花機,工業縫紉機,拷邊機,包邊機,這些裝置的數量是工廠根據生產需要來決定。後道的裝置就是熨燙機。最後的質檢包裝都是手工完成的。
像疏棉機之類的機器,反倒不必置辦,因為這些工序,在愛秀集團都有其它工廠來完成。
王林和周伯強來到正在安裝單針絎縫機和多針絎縫機的車間。
周伯強對王林道:“這些機器,擁有四個東洋松下牌的伺服電機,提供強大準確的驅動力。而且擁有自動翻頭技術。絎完一床物料後,機器自動翻頭,方便更換新料框。”
王林道:“在機器製造方面,東洋的確領先我們幾十年。我們做的是紡織行業,好一點的機器基本上都是從東洋進口。”
周伯強道:“這批工人,都是從其它紡織廠分流過來的,大多數是熟練的女工。已經進行了崗前培訓,等這邊機器裝完,就可以試生產。”
王林道:“質量就是產品的生命,我們要做的是品牌,所以一定要狠抓質量關。”
周伯強笑道:“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樣的,我對質量的要求十分嚴苛。”
王林道:“冬季是家紡行業的旺季,我們一定要抓住秋季廣會,打好出口貿易的第一仗。”
周伯強道:“我們的工廠八月份就可以投產,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夠我們生產。”
王林道:“今年的秋季廣交會,我們要以家紡產品為主,多拿幾個銷位,家紡產品要展示出來,需要幾個大展位。”
周伯強道:“那我們得提前做好準備。”
王林視察完家紡工廠,離開廠區。
其它工廠他昨天去過了,今天就不再一一前去視察。
他出廠區的時候,看到好幾輛執法車開出工業園,其中一輛車是電視臺的採訪車。
王林一看這架式,就知道是聯合執法。
他想到昨天顧清雨採訪某企業時的情況,心想顧清雨不會這麼快就有了行動吧?她這是把幾個部門的人都喊了過來?
採訪車看到王林的賓士車開過來,緩緩停了下來。
顧清雨推開車門,走出車來,朝王林的車子揮了揮手。
王林搖下車窗,問道:“你們這是收網了?”
顧清雨笑道:“對啊,我們一大早就過來了,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怎麼樣?”
“他們的工廠被停業整改了!”顧清雨笑道,“那個吳經理今天見著我,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再也沒有昨天的囂張了!還是你說得對,這種事情,就得請有關部門出馬!我們新聞記者能力不夠。”
王林道:“那當然了,你們並沒有執法權。以後再碰到這類事情,你不要意氣用事。真捱了打,受苦的人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