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選出個甜歌皇后【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林舉行了簡短的開業儀式。
他開的工廠、公司太多,對開業儀式早就不感冒,也失去了新鮮感,舉辦這麼一個儀式,不過是為了應個景而已。
愛秀家紡以床上用品為主,窗簾和地毯為輔,有好幾家不同的生產工廠。
開業當天,王林在一眾集團高管的陪同下,出席了開業典禮,併到車間視察。
家紡工廠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職工都是女工。
她們穿著統一的工裝,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在各自的崗位上工作。
在企業裡,有一個職位叫製程、或者工藝、或者工業工程師,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叫法,這個人的主要功能就是研究和改進製造過程,包括生產流程最佳化,工時與效率,製造工具改進等方方面面,幫車間最佳化生產流程。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因為生產流程對一家工廠來說十分重要。
裝置的空間佈局,工藝流程的銜接,都需要進行科學的安排,可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提高生產效率。
王林開工廠,就很講究生產線、裝置之間有佈局工藝。
在愛秀集團,車間的工位,全部是根據工人的操作為主,怎麼舒服就怎麼調整,人是生產線最重要的環節,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
而大多數公司都是以老闆為主,以裝置為主,怎麼漂亮怎麼擺,完全忽視工人的操作,所以效果可想而知。
車間佈局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不是看過幾本書就能學得會的。
設施佈局與物流規劃方面學問很多,有的車間工藝流程複雜,靈活性高,幾條組裝線,每條線體流程都不一樣,經常加裝置,或者進行工藝調整,而書本上的佈局思維都是傳統型的,基本上都是以加工、衝壓登幾個流程為例,而且一些物流分析方法也是移幾個流程為例,有的大工廠流程從前到後大幾十道,每個站點還有一些復判、抽檢等離線流程,不是課本上的知識可以解決的。
有些老闆開工廠,建一個新廠的車間,完全不懂得怎麼規劃工藝流程。這個新廠在開場的時候只有一臺裝置,買回來放在哪裡?肯定是靠門的位置,過了一年,工廠生意好了,買了一臺更大的裝置,放在哪裡?靠門那臺機器的後面。再買更大的裝置,再放裡面一些。
於是乎,等他將最後一臺最新產能生產最高的裝置放在車間最裡面以後,就會發現,原來最方便搬運的位置,已經留給了產能最低搬運量最小的裝置,而最快生產,搬運量最大的裝置被放在了最深處拐彎抹角的地方。
這就是大多數小企業生產車間的實況,所以車間髒亂差也變成了常情。
家紡廠最重要的就是生產裝置的佈局,還有員工的留存。
暫時來說,愛秀家紡並不存在員工流失的問題。
這些員工都是從紡織廠分流過來的,他們好不容易得到一份新的工作,只會更加努力的工作,暫時不可能跳槽或辭職。
這些工人的年紀,一般都是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未來十幾、二十年後,才需要考慮工人換代的問題。
而且人員是不斷流通的,愛秀集團每年都會有大型的招聘會,給企業招納新鮮血液。
王林的車間裡,工人們工作會變得井井有條,不會覺得勞累,又能把手邊的活做好,工作也是多快好省。
看著一條條嶄新的被褥生產出來,王林等人笑呵呵的上前察看。
“王總,這就是我們愛秀家紡生產出來的第一床被子。”周伯強拍著第一床成品棉被,樂呵呵的向王林介紹。
王林點點頭,先看後摸。
家紡公司的設計很重要,等於是家紡的靈魂。
一套好的床品要看面料和款式,分別體現它的實用性和品位性。
款式,顧名思義就是設計理念的體現。
然而,面料並不是跟整個家紡設計毫無關係。
設計的理念也要藉助面料的肌理。正如一幅畫,有了底布的印襯整幅效果才顯得生動。國畫中講究“形得之於形外,既白當黑。”面料在家紡設計中亦有此功效。所以,設計跟面料有不可分割的聯絡。拋開面料談設計,是不可取的。
很多設計師只懂得設計好看的畫,但實際生產出來,卻發現一切都變了模樣。因為他們並不懂得面料,每一款面料的肌理不同,印染工序不同,成品出來的樣子也就不同。
王林本身就是做設計的,對這一塊十分注重。
在家紡工廠成立之初,王林就招聘精英,成立了愛秀家紡的設計團隊。
每一款產品的設計出來後,都要經過王林的稽核才能付諸生產。
產品的設計如果不合格,或者不好看,就會影響到整批產品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