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試?

你是想讓姐夫當場流鼻血嗎?

李文娟笑道:“運動裝已經上新了。現在正好是春夏換季的時候,我們做了很多短款的運動服裝。再過幾天,我們就能知道賣得好不好。”

王林嗯了一聲,讚許的說道:“文娟,你越來越有經理的範了。”

李文娟笑道:“那當然了。姐夫你手把手的教我這麼久,我要是再不懂得成長,那就辜負姐夫的栽培了。姐夫,運動鞋方面,我打算找工廠做代工,你看行不行?”

王林沉吟道:“找工廠代工當然是可以的。很多國際品牌,也是做OEM模式。公司只負責設計、原料採購、工藝安排、質量檢測,把生產交給專業的代工廠去做。”

歐美的人工成本太高,國際大牌如果不採取代工的話利潤會大打折扣。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不斷深入,我國憑藉基礎設施的比較優勢,成為世界工廠。

二十年以後,整個世界70%的玩具、50%的電話和鞋,超過三分之一的彩電、箱包等都打上了made in china的標籤。我國產業迅速融入到全球價值鏈的分工體系中。

其實代工廠就是賺一個手工費。

一件品牌產品,其中60%的利潤給了銷售渠道商,30%歸了品牌商,而我國代工廠拿到的只有10%。

在我國生產的品牌鞋,發現市場目標並將鞋子設計出來的企業可以得到的價值最多,而我國的最終貼牌生產商僅能獲得5%的收入。

鞋子加工廠,因為準入門檻低,競爭十分激烈。

一家有著十幾年歷史的資深代工鞋企業,幾百個工人規模的工廠,賣一雙鞋子才賺一塊錢,一個月必須代加工十萬雙以上的鞋,才能保持收支平衡。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林覺得自己開鞋子加工廠,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

工價雖然很低,但照樣有人去做。

代工生產是我國一直以來的發展模式,縱然有些“血汗工廠”的意味,但當時的我們有選擇嗎?

我國擁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我國成為世界工廠,有利於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充裕且價格低廉的優勢,解決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問題。

而這一階段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經過程。

王林問道:“你找到代工廠了嗎?”

“找到了。這種工廠很多,也很好找。”李文娟笑道,“那個楊曉東就要幫我們代工生產鞋子呢!”

“楊曉東?你姐不是說,他要開電子元件的加工廠嗎?怎麼又要開鞋子加工廠了?”

“是他聽說我們秀之林在找鞋了加工廠,他就改變了主意,說要開鞋子加工廠。姐夫,你看可不可以?”

“我無所謂。只要質量過硬,找誰都一樣。”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申城第一製鞋廠也願意幫我們代工。”

“好。你看著辦吧!”

李文娟得到了王林的表揚和鼓勵,高興的走了。

王林剛坐下來,門被人敲響。

“進來!”王林沉著的應了一聲。

門口探進來一張可愛的少女臉。

“小婉!”王林笑道。

張小婉燦然一笑,露出兩行雪白的貝齒,像玉米粒一樣排列整齊。

“王林哥哥!”張小婉嫣然笑著,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