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你在外面有女人嗎?(第1/4頁)
章節報錯
林妹妹嫣然一笑,不再逗他,說道:“10萬張!”
王林哈哈笑道:“這麼厲害的嗎?這才發行多久?就已經賣出去10萬張專輯了?”
林妹妹笑道:“所以我才敢打電話向你報喜。如果只賣幾百張專輯的話,那我都沒有臉見你了。”
港臺地區很流行唱片,唱片的銷量大得出乎內地人的想象。
與國外相比,我國居民事實上沒有經歷過黑膠唱片大規模普及的階段,對黑膠唱片獨特的音樂質感的感受缺乏基礎,造成黑膠唱片文化在國內產生一度的斷層。
八零年代和九零年代成立起來的人,很多人小時候聽得最多的音樂載體,估計都是磁帶,至於唱片機和CD機,都是昂貴的電器,一般人家裡都買不起的。而CD和唱片,一片的價格,就要花費普通人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的工資,這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費得起的。
主要原因,是由於上世紀80年代以前,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人們沒有能力花大價錢購買好裝置,若沒有好的唱機和音響裝置,黑膠唱片就無法展現它的美。
國人接觸黑膠的時間太短,不懂得講究一些關鍵細節,比如說沖洗唱片沒有藥水,而直接用水龍頭的水沖洗,給唱片帶來很多靜電,聽起來就有雜音,這就不能感受它的音樂美。
物美價廉的磁帶自然成了國人的選擇。
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VCD和CD機的變及,翻版的碟片大行其道。
幾塊錢一張的翻版碟,成了更多家庭的選擇,也成就了我國VCD發展的黃金期。
不過磁帶也並妨礙國人對美好音樂作品的嚮往。
國內的磁帶產業十分發達。
八十年代,國內的歌壇還沒有進入鼎盛時期,但也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歌唱家,他們的磁帶銷量,動轍幾百萬盒。
大陸的八十年代,當代流行音樂正處於萌芽狀態,翻唱模仿港臺歌手風靡一時,但不管怎樣,都給廣大老百姓開拓了娛樂的空間。
像紅火一時的韋唯,她的音樂專輯僅僅是在國內的銷售就達到1.2億張,她也是世界上最賣座的歌手之一。
八十年代末期,正是歌手輩出的年代,搖滾歌曲、信天游、流行歌曲、通俗歌曲,紛紛推陳出新。
因為流行歌手稀罕,發行途徑單一,所以這些歌手一出歌帶,其發行量都比較大,動不動就是百萬以上。
這也是林妹妹執著於轉型唱歌的原因之一。
而國內真正的唱片黃金期是在90年代。
隨著94年新生代的湧現,國內尤其是花城地區出現了大量唱片公司,推出了很多新生代的偶像歌手,紅極一時。
林妹妹本來就積累了不少的人氣,這幾年頻繁的出現在央視和地方臺春晚,曝光率一直都在,再加上電視劇的熱播,收穫了不少忠誠的粉絲。
她推出的這張專輯,風格和詞曲都是古典的,聘請港臺最有名的作曲家,針對她本人進行量身打造,專輯的封面,就是林妹妹穿著古裝扮相的照片,哪怕不知道林妹妹本名的人,看到封面也能認出她是誰。
唱片剛剛發行,就突破了10萬張的銷量,這的確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完全超出了王林的估計!
當然了,這也得益於鄧儷君的人氣加持,也離不開主創人員的努力。左宏元、黃霑這樣的超級作曲家的加盟,成就了林妹妹的這本專輯。
王林當即向林妹妹表示了祝賀。
“今年有沒有電視臺邀請你上春晚?”王林笑著問道。
“沒有。”林妹妹淺笑道,“我都已經是過氣的人了,誰還請我啊?也就你稀罕我,還要幫我錄唱片。”
王林笑道:“沒有演出也好,正好陪家裡人一起過個團圓的除夕。”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林妹妹笑道,“想你的沈雪了嗎?”
“呵呵,想啊。”
“想也沒用,她在臺裡彩排呢!要半夜才能回來。”
兩人聊了聊天,天南海北的扯了一通,這才結束通話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