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招聘的業務員不是太垃圾,這一套推廣方法,在任何一家城市都可以得到貫徹落實,市場很快就可以開啟來。

當市場有了一定根基後,總部的廣告支援馬上就會進入當地省會的電視臺、廣播臺、報紙、雜誌,進行為期半年左右的立體式廣告轟炸。

一輪廣告攻勢過後,衛生巾在當地的銷量,絕對可以攀升到銷售榜的前三名,在的地區甚至可以名列榜首,佔據當地衛生巾銷售80%以上的市場!

愛晴柔衛生巾剛剛推出的時候,其它衛生巾廠商,為了扼制新品牌的增長,組織了一場價格狙擊戰。

然而,王林並沒有應戰,沒有降價銷售,而是加大廣告投入力度,透過營銷手段,把愛晴柔這個品牌,抬升到了更高階的地位。

任何一款產品,消費者都會有高、中、低三個檔次的消費需求。

衛生巾產品也不外於是。

王林將愛晴柔衛生巾,塑造成了國內的一個高階品牌。

而愛晴柔的價格,又具有優勢,定的零售價,並不比其它品牌貴太多。

能消費得起衛生巾的女性,也就不在乎這一毛錢、幾分錢的差距了。

每包衛生巾,王林只需要比別的產品多賺一毛錢,一年下來,這個金額就很可觀。

他把多賺出來的錢,再投放到廣告之中,繼續推高、推廣這個品牌,產生一個良性的迴圈。

而那些透過壓低售價來搶佔市場的衛生巾品牌,因為盈利低下,也就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打廣告,久而久之,陷入了一個死迴圈,產品賣得再便宜,也沒有人知道這個小眾品牌,又擔心衛生滅菌不過關,買你產品的人自然越來越少了。

質優、價廉、推廣,這三者互為犄角,可以說是一款產品的核心鐵三角,要想把一個品牌做起來,這三者缺一不可。

對衛生巾生產廠家來說,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外匯!

每家企業的外匯配額是有限度的!

尤其是鄉鎮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這些企業的外匯配額,每年都有一定的數量,超出了這個額度,你就沒有外匯可以用了!

而衛生巾的原材料,大多數是要依賴進口的。

在國家總體外匯有限、管制嚴格的前提下,一家衛生巾生產企業,每年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是一定的。

你有產能,但你沒有外匯去進購原材料,那麼,就算你產能再高,你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產不出來了!

這個困境,現階段來說,基本上無解的!

起碼還要等上好幾年,國家的外匯儲備漸漸增多,才會逐步放寬小企業的外匯配額。

像國內的這些衛生巾廠家,他們每年只能生產一定數量的衛生巾產品,還敢拿出來跟王林拼價格戰?

那他們不是自尋死路嗎?

他們也不想想,王林的愛晴柔衛生巾工廠,背後倚靠的是誰?

申紡集團!

一家擁有55萬人的特大型集團公司!

這是申城市的龍頭企業,納稅最大戶!

在九十年代申城的汽車工業崛起之前,申紡集團都是市裡的寶貝,是市裡領導的掌上明珠!

哪怕放到全國,也是屈指可數、名列前茅的特大企業!

王林背靠大樹好乘涼!

他的企業,外匯配額有限,但沒有關係,他可以從申紡廠拿到外匯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