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丫趕緊搶著回答。

“阿姨,是這樣子的,我媽不是赤腳醫生嗎,而且我們一家子也跟著師傅學了一些祖傳醫術,這些你早都知道了。

我們來省城前有在家裡自己研發一些藥品,現在過來讀書,我們的研究就中斷了。

前幾天開學典禮,聽校長說現在藥品短缺,就想著我們能不能邊自學邊繼續研究藥物。”

程茹聽著小丫侃侃而談,你們家學的哪是祖傳醫學,我覺得像是超前醫學,都研究藥品了,不錯嘛。

她就轉頭問許悠然。

“現在藥品確實短缺,能研究出來用於臨床確實不錯,我願意支援。就是你們邊讀書還要研究藥品,這個時間要怎麼安排?”

許主任接過話題。

“就是半工半讀,我們平常在家裡研究藥品,拿著書本自學,有考試就回來,保證考試成績都過關。”

“對對對,我們保證研究出藥品,而且考試成績也不差,我們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抗菌素,剛好是臨床急需的。”

“行,我跟學校商量一下再答覆你們。”

自從被王小丫一家子搭救過後,程茹就很相信這一家人了。而且這次母女都能考上大學,這絕對不是一般人,所以她立馬答應下來。

老媽和程茹也真是投緣,倆人商定事情後又聊了老半天才回來。

這聊天過程茹也是在不停觀察,這許悠然的談吐和氣場都是不一般,自己還有啥信不過的。

程茹是個急性子,做事也非常利索,第二天就把這事給搞定了。

有了程茹這塊金牌令就好辦多了,母女倆平常想來就來,不想來的話,就等考試到場就行。

不過學校也有言在先,先試行一學期,如果期末考試通不過,那就安排老師假期上門去補課。

畢竟研究藥物是大事啊,咋樣都得支援。

作弊成功的母女倆必須慶祝一下了。

晚上煮好了幾個菜,喊了江海南和江姥姥還有許明鏡過來吃飯。

小妹那邊一家子王小丫也特意過去通知了,趙敏華藉故江盈要做作業,沒讓過來,江海東這大廠長出差了,也沒請上。

秋華也去喊了,小夥子正在用功讀書,說有晚自修,也是沒過來。

今天蒸了大閘蟹,一個茄盒子,滷了倆豬腳。考慮江姥姥年齡大了,牙齒不大好,特意再蒸了一個蛋羹肉沫湯。

大家一進來都眼睛一亮,包括江姥姥看到那蛋羹肉沫湯都不淡定了。

這蛋羹湯火候掌握的真好,不會太老,也不會太嫩,油也放的剛剛好,肯定好吃。

今天人不多,菜份量也足,大家就沒必要搶著下筷子了。

許明鏡就先聊上幾句。

“ 這才開學半個多月,你們就回去幹嘛?”

“回去秋收呢。”

王小丫自然不敢說是回去研發藥物,鄉下人說秋收最合適了。

“今年還秋收啥,不是聽說地裡頭旱的很,就是收些稻草,你們這還趕回去。”

許明鏡就不懂了,大熱天的,農村姑娘都不想種地想方設法要嫁進城裡,她們還趕著回家秋收?這腦子是不是有問題啊。

“其他村是那樣,我們村可不同,現在都要割豆子了,還要種油菜了,水塘裡收茭白啥的,忙著呢。”

這些胡扯的話,還是閨女內行,許悠然就懶得插嘴了,招呼大家吃菜就行。

王小丫這邊再怎麼解釋,許明鏡照樣理解不了自己姐和小丫啥心理。

算了,不勸了,勸也勸不住,自己還不如多吃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