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收魚(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大爺眼睛直直的盯著王成。
“人家也是聽說我們這邊鬧洪災,想找個理由幫幫忙。我們靠江邊,不管洪災旱災,都不影響打魚,暫時還真是一條出路,只是大家得把好口風,不能傳出去。”
劉雙喜聽著王成說的在理。
這都要沒飯吃了,當隊長就得想辦法解決口糧問題。這個年代要還像六幾年鬧饑荒餓死人,那這個隊長是沒臉當了。
原本王家莊,大部分是漁民,所以分的田地才不多。而且很多田地都是地勢低窪,年年都只能收割一季,經常吃不飽飯,公社也一向都默許大家去打魚換點錢。
既然可以打魚,那用魚給人換口飯吃也是情有可原。
“那可以試試,我們隊上田地不多,出工也要不了那麼多人。我安排有船的人家白天就不要上工了,他們打魚我記滿工分。”
八爺聽劉隊長這麼一說,也表示支援。
“打出來的魚統一交給你換糧,賬目要記清楚,對大家也有個交代,換回來的糧大家按工分分配。”
當年六幾年村裡可是餓死不少人,那時候草根樹皮吃完了,有些人走投無路只好吃“觀音土”,最終都活活脹死了。
那些情景,八爺他老人家可是一輩子都忘不了,怎麼能不支援。
“可以,但是他們不能白天打魚,還是按以往晚上去。不然怕引起周邊生產隊懷疑。還有,太小的魚也不收,撈到也要放回江裡。”
王成又說了一下捕撈的標準,網眼大小。捕撈季節時間段由自己統一安排,免得大家急功近利,殺雞取卵,導致漁業資源減少。
商量好後,劉隊長馬上組織大家開會,做出分工安排。
王成和許悠然主要負責收魚,統計數量,進城換糧。
小丫呢,當初被楊翠花逼著輟學回來幹活,自然是要跟大家一起出工了。
想著要下田地幹活小丫是一臉苦逼,自己一個高等知識分子,偶爾下鄉體會農家樂是可以。這要完全過起了下鄉知青生活,心裡還真有些不好接受。
“爸,都要改革開放了,沒個差不多的文憑,我以後出去怎麼混。媽都讀了個初中畢業,我得再回學校唸書才行。”
兩人開會回來的路上,小丫跟王成提議。
“放心,這兩天田地還淹在水裡,出工還要等幾天呢。讀書的事,我也想到了,等我捋捋關係再去找人。”
兩人回到家,天快黑了。
早上那鍋半成品粥,悠然聞聞沒有餿掉,再加了幾把火熬了熬,晚上就這樣吃了。
想著大壯家那種情況還能給自家拿來一升米,自己現在是打死也不敢有倒掉的念頭了。
家裡也沒養豬,不然倒給豬吃也不會心疼。
農村這時候也還不讓搞什麼副業,但是養豬國家大力支援,還定了任務,一戶一頭,賣一頭豬能給幾十塊錢,還能獎勵肥料飼料和布票。
王家莊年年糧不夠吃,哪有餘糧養豬,只有少數幾家人餵了一頭,生產隊年年完不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