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當年的王老團長罵的最兇:“我說老孔,老李,還有老丁,你們仨也太不像話了。

北向挺進作戰一共三個攻擊群,按照指揮部原本就分配好的作戰方案,你們北向攻擊群只負責偽滿洲以北的區域進攻。

結果倒好,戰鬥一打響你們就不按照規矩走了。

怎麼還跑到我們中線攻擊群的進攻範圍來了?有你們這麼幹事的嗎?”

接著有南線攻擊群的老戰友跟著附和道:“老王,別提了,別說是你們中線攻擊群了,我們南線攻擊群處在偽滿洲的最南端,離他們北線攻擊群的進攻範圍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結果你猜怎麼著?

他姥姥的,我們旅才接到任務,準備迂迴奇襲這鬼子的一支重炮聯隊,結果剛到地方,戰鬥打完了,老李這混蛋指揮著裝甲兵部隊提前趕過來把鬼子的重炮聯隊給收拾了。

大家說說,這什麼仗都讓他們鐵三角集團軍給搶了,還有我們什麼事了?”

對於這種反懟噴人的事情孔捷向來不屑一顧。

畢竟能夠實力一噴多的老李還沒有開口呢,壓根就不需要自己上場。

果然,老李一開口,這牛比轟轟的話語便立馬在整個指揮部迴盪起來:“這全面戰略反攻的命令一下達,誰不知道這抗日戰爭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了?

老子要是再不抓緊機會帶戰士們多殺些小鬼子,討點利息,後面鬼子一投降,那就真沒有機會了。

都是搶人頭,誰也別埋怨誰,這搶的多的那是能耐,搶不著人頭,只能跟在屁股後面吃灰,那能怪誰?

怪你自己沒本事唄!

你們中線和南線攻擊群也就是機械化作戰部隊不多,機動作戰能力不強,要不你們也比咱老李好不到哪兒去,指不定還得跑到我的地盤搶人頭呢!”

他話鋒一轉,繼續得意的說道:“話說回來,要不是我們鐵三角機械化作戰部隊及時增援到你們中線和北線作戰,從背側迂迴進攻鬼子的防禦結合點,使小鬼子的防禦體系大打折扣。

你們就算是能攻破鬼子的防線,傷亡也肯定小不了。

另外,我們幫你們打了勝仗,那沿途鬼子投降之後繳獲的裝備彈藥,我們也沒有說不給你們分一點吧?

這夠意思了!

照這麼說,你們還得感謝我和老孔還有老丁呢,咋還好意思在這兒咋咋呼呼的找茬的?”

老李這格局如今的確夠高,打仗的時候搶一搶也就算了,搶攻就不要冒尖了。

畢竟兄弟部隊不容易,他們鐵三角集團軍的將士們開著坦克,駕駛著裝甲車的時候,兄弟部隊的將士們甚至連坦克摸都沒摸過呢!

乾脆把繳獲的裝備彈藥留給更需要的隊伍。

尤其是西部根據地這些年軍工廠的發展壯大之後,裝備彈藥基本上是自產自足,也不差這仨瓜兩棗的。

原來,按照總指揮部的命令,戰略反攻階段全面展開之後,在偽滿洲地區,北向挺進作戰的八路軍三線攻擊群果斷向東部的日軍最後的佔領區展開反攻。

最終結果嘛,機械化程度最高,具有絕對的裝備優勢和火力優勢的北向攻擊群的進攻速度自然最快。

藉助機械化裝甲部隊的優勢,幾乎是一路橫推。

從43年年底,八路軍北向進攻部隊順利攻破偽滿洲西部防線,併成功挺進偽滿洲,在北中南三線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以來。

一直到全面戰略反攻展開之前,西部根據地的八路軍與東部佔領區的關東軍一直處於相持局面。

但是這將近兩年多的時間裡孔捷可一點沒有閒著。

一方面是大力發展西部根據地,加強與盟軍各國在各方面的合作,促進根據地各式工業與軍工業的發展,同時大搞強軍建設。

另外,孔捷一直秉持的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利用經濟優勢碾壓日軍佔領區,利用宣傳攻勢消磨日寇的氣焰。

這在華北地區被八路軍部隊運用的可謂爐火純青,並透過一場場實戰,積攢了相當豐厚的經驗。

在偽滿洲地區展開之後,效果果然十分顯著。

再加上穩固的根據地和強悍的軍事力量作為基礎支援。

日軍遭受八路軍的軍事威脅之後,又改變了最高戰略,企圖將偽滿洲地區的物資掠奪轉移回本土,進一步導致了東部佔領區的經濟和資源進一步的緊縮下滑。

偽滿洲的經濟重心在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便從東部地區逐漸向八路軍的西部根據地傾斜。

到總指揮部的命令下達,八路軍的全面反攻階段正式展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