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在蒙東防線的另一邊,與之相對峙的是日軍修建在偽滿洲的西部防線,或者說是偽滿洲的邊防線。

自打八路軍的蒙東防線修建以來,儘管八路流露出的意圖是藉助蒙東防線提防關東軍和駐蒙軍的進攻,以防禦為主。

但日軍也不敢大意,尤其是面對這些狡猾的八路。

所以在最初的時候,為了警惕八路軍的蒙東防線有詐,日軍在偽滿洲西部防線格外加強了防守力量。

駐紮了整整五支守備師團,以及相當數量的滿洲國防軍,還包括朝鮮國防軍的部隊協助。

藉助日軍打造多年,防守異常穩固的西部大防線駐守。

並特別加強警戒,隨時警惕蒙東防線的情況。

直到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軍集結數個師團向蒙東防線發起的進攻以失敗而告終,關內的華北,華中華南方面徹底打成一鍋粥。

蒙東地區又基本上風平浪靜。

兵力不夠用的日軍這才想起來,在偽滿洲西部防線還駐紮著相當的兵力呢,只是守在這裡警惕著八路的一條蒙東破防線,實在是一種浪費。

於是便不斷的從西部防線抽調兵力向其他戰場增援。

陸續小半年的時間。

原本駐守在偽滿洲西部防線的五支守備師團被抽掉了兩支,剩下的另外三支守備師團也並不滿編。

當初協助駐守的滿洲國防軍,以及朝鮮國防軍,也被不斷抽調返回原本的治安區。

駐守西部防線的日軍因此日益銳減,實際防守力量已經沒剩下多少了。

負責駐守偽滿洲西部防線的最高指揮官叫喜多誠,雖然只是中將的軍銜,接任的卻是偽滿洲西部防區司令官一職。

這老鬼子做事較為穩妥,原本針對蒙東防線八路軍的防守還是相當警惕的。

除了堅守防線之外,還常常會暗中派一些斥候打探蒙東防線的動靜,隨時提防八路軍的突襲。

直到時間一晃過去小半年。

八路沒什麼動靜也就算了,指揮部方面也篤定八路軍不可能向西部防線進攻。

於是他這個原本還倍感責任重大,甚至隱隱期待著可以與八路軍作戰以立軍功,彰顯威名的中將閣下,一時間竟成了日軍方面最閒的一位司令官。

指揮部又不斷從西部防線抽調兵力。

且不止如此。

一些主力部隊被調走的時候,雖然把戰場上繳獲的彈藥留下來給做儲備,卻把原本用於西部防區的儲備彈藥帶走了很多。

結果喜多誠檢查倉庫的時候發現,這些炮彈和子彈根本就是八路軍用的破爛貨,和原本皇軍的裝備根本沒法比,這可把他氣得夠嗆。

但拿走這些彈藥儲備的主力部隊藉口卻很充分:

反正你們西部防區也沒什麼戰事,這些裝備彈藥閒著也是閒著,除了堆在倉庫裡發黴還能有什麼用處?不如讓我們帶上前線作戰去。

直到17日。

八路軍針對關東軍偽滿洲西部防線的進攻驟然爆發。

這攻勢來的太突然了,在此之前日軍甚至沒有收到任何訊息。

八路似乎是趁夜行軍,藉助夜色的遮掩,悄然無聲的接近偽滿洲西部防線外圍,到天色麻麻亮時分,視線勉強清楚,猛烈的炮火襲擊,便狠狠的砸在了鬼子的西部防線工事上。

八路軍向北挺進作戰的第一槍正式打響!

而雙方戰鬥一經爆發。

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的作戰部隊的實力差距便顯現出來了。

進攻的八路軍部隊炮火之兇猛,幾乎壓制的鬼子的防禦工事抬不起頭來。

各式新式火炮,新式戰機,新式全地形運輸卡車,新式坦克、裝甲車陸續在八路軍部隊一方出現。

戰役級別的重型火炮一開火,即便是鬼子修建的較為穩固的西部防線工事,也根本抵擋不住,直接便被撕開一個接著一個大口子。

實在是當初這防線修建的時候,主要針對的是35路軍,了不起是一些國軍正規軍而修建。

哪能料到會在今日,被如此猛烈的炮火轟擊?

瀰漫在工事上的硝煙還沒有徹底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