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我軍只許勝,不許敗,這是關係到我軍存亡與名譽的一戰,諸位袍澤當鼎立齊心,拿出軍人之血性,誓與日寇決一死戰!”

另外,為了鼓舞三軍士氣,向全體將士們表明自己與日寇死戰之決心,更為了此戰的必勝。

湯司令甚至不惜頂著風險,率領警衛親赴前線指戰,誓與將士們同在,痛擊日寇!

用湯司令私下裡對自己心腹們的話說:“這一仗到了這一步,就算八路不打我們也要打!就算八路不衝我們也得衝!哪怕八路怕死我們也絕不能怕死!兄弟們,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

“濮陽南邊的金堤河!”

在參謀部內商定具體作戰計劃時,孔捷在地圖中指出此處,接著霸氣側漏的話語斬釘截鐵地出口:

“此次圍點打援,就在這裡,咱們給鬼子掘好的墳墓!將鬼子率先推進的機動精銳引誘到金堤河畔,將其一網打盡!”

……

雙方局勢在不足數日的時間裡迅速演變。

此時的豫中會戰,隨著湯司令率領精銳集團軍向豫北方向的突圍,而變得有些不倫不類。

說是日軍贏了吧!

鬼子迅速的突破了豫中第一戰區的各大防線,佔領了大量的地盤,也劫掠了不少的物資。

可總覺得還是差點意思。

畢竟日軍企圖藉助此戰一舉擊潰的豫中地區的湯克勤集團依舊健在。

說是湯克勤集團軍贏了吧!

丟了陣地,丟了故土,丟了物資,被日軍追的整個豫中都倉皇捨棄,只能狼狽向豫北突圍。

就這麼著,豫中會戰稀裡糊塗的展開,接著又在稀裡糊塗中,貌似就接近尾聲了。

直到豫北地區,以八路軍迎頭阻擊的部隊與日軍率先推進的機動聖戰軍和裝甲兵部隊的交鋒,率先展開。

各方徹底傻眼。

日軍原本主動向豫中地區發起攻勢,而展開的豫中會戰,又莫名其妙的演變成了,向豫北突圍的湯克勤集團軍與八路軍聯手,與日軍在豫北地區爆發的會戰。

姑且稱之為豫北會戰好了!

大戰一觸即發。

雙方拉開陣仗,從兩邊陣營來對比,日軍方面是率先趕到豫北地區的,以六萬聖戰軍以及一支規模大於師團級別的裝甲兵部隊為主的精銳機動部隊。

兵力將近十萬。

中國軍隊方面是以十二萬精銳正規軍為主的湯可勤集團軍。

再加上八路軍冀南,豫北,魯西等三方匯聚的主力部隊,兵力在十萬左右。

雙方兵力對比11:5。

中方軍隊的兵力是日軍的兩倍有餘。

八路軍方面率先投入相當數量的戰機,針對率先推進,與後方兩腳主力師團徹底脫節的鬼子聖戰軍和裝甲兵部隊,迎頭重擊。

整場豫北會戰,可以說是以八路軍率先發動的猛攻為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