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冤家路窄,撞見老熟人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跟盟軍代表討價還價,八路軍根據地發起全面反攻,孔捷自然還遮掩著最後的作戰目的——趁機掩護鐵三角集團軍挺進關東。
至於鬧出來的動靜,一方面是打給盟軍看的,另一方面也是切實的為八路軍獲取更多的利益。
在隨後的談判問題上。
美軍陳納德將軍,英軍斯普林將軍,蘇軍洛托夫斯基將軍組成的談判團到太行山八路軍總部談判協商援助問題。
副總參謀一開始接待的時候,按照孔捷出的主意,請他們吃普通餐,住宿也是普通條件,好好的感受感受什麼叫做冷遇,無聊的時候參觀參觀部隊,就是不提發動反擊的事情,只是在打太極。
談判團代表們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急得團團轉卻又無可奈何,畢竟你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每次提到向長沙方向增援的問題,代為回答的孔捷態度十分堅決:“我們八路軍一直負責在敵後牽制日軍作戰,我們只是一支毫不起眼的甚至連正規軍都算不上的隊伍。
正面戰場上的主力作戰部隊一直都是蔣軍部隊,如果連他們都不是日軍的對手,我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更何況,最近日軍也在分兵向我們八路軍的各大根據地進攻,我們尚且自身難保,哪還有餘力增援第九戰區呢?”
面對孔捷的說辭,談判團成員們明顯不信。
八路軍這些年迅速的壯大,各國有目共睹,日軍多次大掃蕩之下,未能擊敗八路,卻是慘敗而歸,眼下也只能將兵鋒調轉到正面戰場,尋求與國軍方面的作戰,以圖以戰養戰。
如果八路軍願意全面出擊牽制日軍,多少也能起些作用。
孔捷卻是一口咬定不可能。
這讓英美蘇各國代表們在無奈的同時又有些感慨。
曾幾何時,這些孱弱的中國軍隊還得巴巴的指望著盟國提供軍事上的增援,如今反倒是他們要來求著八路軍對付日軍了!
直到長沙丟失的訊息傳來。
一直堅持不退讓的盟軍終於鬆口,然後孔捷笑嘻嘻的拿出了那張他早就準備好的援助清單。
繼而義正言辭的表示:“為了保護祖國,打贏這場正義戰爭,我們八路軍不怕犧牲,但總不能讓我們赤手空拳的和小鬼子幹仗吧?
我們八路軍窮呀,缺裝備,缺物資,什麼都缺。
只要盟軍能夠為我們八路軍提供這些物資和裝備上的援助,我們肯定願意出兵和日軍死戰!”
一番話語下來,說的那叫一個聲情並茂,愣是說的一種代表團成員們無言以對。
據說當天幾位代表團成員都是垮著張老臉從會議室離開的,回去之後晚飯都沒吃,八成是給氣的。
但到底是鬆了口,為了藉助八路軍的兵鋒拖住中日戰場的日軍。
然後老總便作安排,給參觀團的代表們參觀了黃崖洞戰略轟炸機永備機場,黎城反攻部隊的集訓,給這些各國的將領們好好開開眼。
這的確給盟軍代表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他們這才意識到,八路軍早已經在這塊敵後戰場上壯大成了一支絕不容小覷的力量。
對於盟軍代表而言,他們在中日戰場上沒有部隊,唯一能夠拿捏的就是手頭用來援助的裝備和資源到底向誰傾斜的問題。
儘管從明面上來看,國軍似乎才是中國當家做主的主人。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這位主人似乎表現的十分狼狽。
尤其是隨著鄂西會戰以及第四次長沙會戰的爆發。
正面戰場上的國軍被打的是節節敗退,丟盔卸甲,偏偏敵後戰場上的八路軍風頭正盛,打的日軍是叫苦不迭。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盟軍各國的代表們其實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大機率是高估了國軍方面的戰力。
有一種泥扶不上牆,那叫爛泥。
有一種木頭沒法雕刻成藝術品,那叫朽木。
繼續在這錯誤的方向上投資,英美蘇等國或許會賠的血本無歸。
而盟軍談判唯一的籌碼,就是賭國軍從長沙退守以後,到湘桂邊界,能夠阻擋住鬼子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意圖。
對此,在指揮部談論到此事的時候,丁偉和李雲龍也表示深深的憂慮,用李雲龍直白的話說:
“長沙城都丟了,湘桂地區我看也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