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此時……

坐鎮長沙城防指揮部的薛伯陵才收到訊息,日軍集結兵力正在向常德方向推進,常德告急,被四面圍城,日軍不斷髮起攻勢。

常德與長沙在防守位置上互為掎角之勢,對於常德的防守,同樣可以納為長沙保衛戰的重要一部份。

收到訊息的薛柏陵也沒敢耽擱,他知道這是日軍在為第四次攻打長沙做提前鋪墊呢!

作為痛擊日寇的薛老虎,薛伯陵明顯要比尋常的蔣軍軍官更有膽量和魄力,面對被日軍圍攻的常德,他竟敢主動出兵向常德方向增援。

結果不出任何意外,向常德增援的部隊在半途便遭到了日軍的阻擊,似乎是鬼子的打援部隊,為了阻止長沙方面的中國部隊向常德靠攏。

這一切倒是更加的表明了日軍攻佔常德的決心。

薛老虎眼見增援部隊推進不得,自然不甘失敗,繼續從多個方向增派援軍,向常德方向迅速增援。

而狡猾的日軍將進攻常德的時機也放在將近傍晚時分,隨著雙方激戰,天色很快昏暗下來。

整個夜間,雙方的槍聲和炮聲絡繹不絕,昏暗的天空都被絢爛的火焰染得忽明忽暗。

一夜激戰不休。

到次日黎明,天色還是麻麻亮時分,作戰指揮部的薛伯陵收到訊息,雖然向常德方向增援的援軍沒能徹底突破日軍的防線,但是原本進攻常德方向的日軍為了阻擊長沙援軍兵力,不斷抽調之下,進攻常德的部隊明顯減少。

常德守軍成功頂住了日軍的進攻壓力。守住了城防工事。

這讓薛伯陵長舒了一口氣,常德總算是保住了,只要常德無憂,長沙城在他看來自然無慮。

可結果就是這麼突然,次日天色剛剛放亮,大量日軍就像是憑空出現,忽然向長沙方向的各方工事展開猛烈進攻。

直到此時,日軍才圖窮匕見,佯攻常德,實取長沙的戰役意圖這才浮出水面。

對於日軍突如其來的攻勢,薛伯陵也是嚇了一跳。

而此時,原本駐守長沙的相當守軍,為了向常德方向增援,已經開出城池,眼下被日軍的打援部隊徹底糾纏,不得立刻撤回城防工事。

同時,以日軍南方第六方面軍下轄的第11軍為主的精銳部隊,繞開常德,繞開沿途中日雙方交戰的明面戰場,以奇襲的方式向長沙各處城防工事發起進攻。

此次日軍第11軍指揮官,正是日軍名將,新上任的前任關東軍指揮官橫山勇。

這傢伙素有威名,這次和岡村可謂是強強聯手,共同進取長沙。

而這日軍第11軍,正是到了眼下時期,日軍戰鬥序列裡邊最後一支軍級編制的大規模機動作戰部隊。

遠超常規步兵的機動性,正是鬼子第11軍的最大優勢所在。

當這樣一支大規模的機動日軍部隊繞過常德,迂迴到長沙方向發起進攻時,果然打了長沙守軍一個猝不及防。

而原本按照中央軍的情報,正在向重慶方向靠攏的所謂關東軍聖戰軍,也不知在何時,以一手金蟬脫殼的妙招,只留下一些虛張聲勢的空殼子在重慶外線叫囂,而主力則是趁機向西南方向推進,與偷襲長沙的鬼子第11軍形成鉗形攻勢,合力絞殺長沙守軍。

這突如其來的變局之下,因為有些輕敵大意而沒能準確洞察時局的薛伯陵,起初打的的確有些手忙腳亂,好在藉助絕對的兵力優勢,又逐漸扎穩腳跟。

繼而,重拾信心的薛老虎那是故技重施,頗有一招鮮吃遍天的自信——決定以越發爐火純青的天爐戰法,將來犯的日軍徹底消滅。

所謂天爐戰法,正是薛伯陵所創,說白了就是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先利用正面防線削弱鬼子進攻勢頭,利用沿途工事節節抵抗,然後用底部核心工事群頂住鬼子進攻的主力矛頭,同時強化兩翼防守,把機動包抄部隊在鬼子抵達底部核心工事群的時候開始從兩翼迂迴包抄鬼子主力後路。

具體的做法:可以先派部隊誘敵深入,然後用提前埋伏好的軍隊伏擊,攻打敵人的側翼,分段消耗敵人的兵力,而主力炮兵則佈置在嶽麓山上,藉助嶽麓山居高臨下的地勢,對整個長沙地區的日軍形成火力壓制的局面,力求重創甚至殲滅掉進包圍圈內的日軍。

這一戰法在前三次的長沙會戰之中的確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威力,動輒覆滅數萬日寇精銳。

這份膽量和目光也的確是獨一無二的。

三次長沙會戰下來,日軍因此付出了相當慘重的傷亡代價,薛伯陵也因此一戰成名,成為了名震海內外的抗日大將。

所以這次面對日軍狡猾的突襲,再加上兩面精銳的合圍,駐守長沙的薛老虎卻是慌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