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日軍方面何嘗不是急得團團轉。

對於小鬼子而言,作為大本營的大同以及張家口被八路軍攻佔,這已經是大日本帝國的恥辱。

而且這份恥辱,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隨著大同和張家口繼續被掌控在八路軍手中,變得愈發沉重。

儘管日軍的確需要充足的時間去調動部隊,包括調動用於攻堅戰的重炮部隊,來對付鋼鐵壁壘般的大同和張家口。

但是日軍指揮部方面在分析之後,同樣認為,隨著時間的延長,八路軍在大同和張家口的防守部署肯定會更加的牢固。

這對於帝國接下來的攻堅戰大為不利。

甚至有日軍軍官提出,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兵力向大同和張家口發動攻堅戰,絕不能給八路軍足夠的時間去籌備和防守。

鬼子特務機關長土肥圓這邊在明面上打著和八路軍交涉,換取帝國士兵遺體的幌子,暗中探查相關情報。

他的情報人員們很快便發現,八路方面似乎並沒有轉移大同和張家口民眾的意思。

相反,還在不斷的向大同和張家口內抽調兵力。

另外,大量計程車兵,還有老百姓在幫忙修築防禦工事,大有一副要加強防禦,死守大同與張家口的架勢。

這讓土肥圓暗道不妙。

其實,對於土肥圓這些日軍高層們而言,由於大同和張家口的軍事價值極高,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是不容丟失。

但是他們心裡更希望八路軍可以主動捨棄這些城池,就像捨棄之前的津門、太原一樣。

如此一來,雙方避免決戰,皆大歡喜。

說到底,這些年在敵後方面的作戰,不斷的挫敗在八路軍手中,已經讓日軍銳氣盡失。

就連作為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官的岡部直三郎,這些日子也不再奢望著可以蕩平八路軍根據地,消滅八路軍的有生力量。

只想著能夠守住固有的佔領區,穩固大後方的治安,等待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的變局了。

接著,土肥圓又暗中探查到訊息,聽說八路軍準備在鐵三角根據地舉行什麼秋季大比武,聚集過去的部隊很多,包括八路軍鐵三角野戰集團軍主力,及各方根據地的各路部隊。

意識到該情報之重要性的土肥圓,將當即將訊息傳遞了回去。

日軍中國派遣軍總指揮部方面,一眾老鬼子在分析過後認為,不管此事究竟是不是八路軍故意設下的陷阱,圍繞著大同和張家口的作戰,是勢在必行!

倘若八路真的掉以輕心,在鐵三角根據地舉行大比武,這正是趁著大同和張家口兵力空虛之際,一舉發起攻勢的絕佳時機。

在畑峻六,岡部直三郎,以及巖松義雄等鬼子司令官商議之下,日軍參謀部最終決定做出如下作戰部署:

此次作戰,由於大同以及張家口皆處於華北地區,大部分作戰區域又基本處在山西境內,所以依舊是由日軍駐山西第一軍為作戰主力。

第一軍這次特意補充以後部隊又齊裝滿員,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六混成旅團建制完整;36師團歸建黎城,41師團歸建臨汾,37師團歸建運城,新建114師團在襄垣,新建69師團在太原。

駐蒙軍柴山26師團退守太原以北崞縣。

援軍有原田35師團,伊東101師團,松浦106師團,集結太原地區,其中戰略預備隊關村第六師團駐紮長治(五一大掃蕩幾乎全軍覆沒補充後元氣大傷,只能當預備隊,也準備去太平洋了)。

這幾路作戰部隊會在加強配屬的重炮旅團以及獨立戰車聯隊的協助下,率先發起進攻。

部隊出崞縣往北過忻口,打朔州,直逼大同。

駐蒙軍主力在延慶縣匯合第一師團,向張家口外圍發起進攻,關東軍特派部隊牛島滿師團——“當年在八路軍黃崖洞保衛戰中被重創之後,又得了補充加強,重新組建的滿編部隊”,從保定經易縣出擊,發起鉗形攻勢。

天津的27師團協助,石家莊飯沼守師團負責維護後路,十四師團和第十三師團為機動預備隊,第三師團做戰略後備部隊待命。

下定了決心的畑峻六,命令不容置疑:

“戰鬥徹底打響之後,讓朝鮮皇協軍,關東討伐隊,以及華北治安軍這些鐵桿武裝打前鋒,我不管你們是威逼還是利誘,我要看到這些皇協軍們抱著清障炸藥包,在炮火掩護下發起猛攻!

為了達到這一作戰效果,各路帝國部隊在正式投入戰鬥之前,要特別編成戰時監督小組,特別監督這些皇協軍部隊全心全意為帝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