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7 真正的多面手(第2/4頁)
章節報錯
也有笑著玩笑的:“還真是窮日子過慣了,一下子倒不會過富日子了!”
老旅長總結道:“蔬菜罐頭,水果罐頭,健胃消食片,山楂片,粗精結合,這些東西平時不起眼,但是非常關鍵。
後勤方面的確應該考慮到這些問題,另外咱們各連的炊事班也應該下放一份標準,要保證戰士們的營養均衡,平常粗糧細糧混著吃,不能窮的時候只吃粗糧,如今部隊的條件好了又只吃細糧。
這兩者都是會出問題的。”
參會的將領們紛紛點頭,在筆記本上做了記錄,回到部隊之後會注意此事。
接著,太行根據地的將領們又提出了一個讓其他各方根據地的幹部們有些目瞪口呆的問題:
“部隊運輸車輛多了以後,居然在大後方出現了大塞車現象,交通一片混亂。
咱們繳獲大量日軍卡車,接收了一部分美方援助的卡車,還有一部分向蔣軍購買的卡車。
這些車輛有的是右舵,有的是左舵,導致有的卡車是靠右行駛,有的靠左行駛,在狹窄的道路上經常出事故,極其不安全。
以前部隊只有幾輛卡車的時候橫著開都不要緊,現在突然多了這麼多卡車,要統一整治,不然提高不了效率,還存在安全隱患。”
對此,孔捷表示:“根據地現有交通條件太差,交通問題的確要著手改造,現在不比以往了,咱們根據地都要本著穩固發展的原則。
甚至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據地都將是咱們部隊賴以發展生存的固定場所。
趁著這個冬天,大家可以發動群眾有償修路,正好可以拉動經濟增長,給老百姓們發工資。
冬季修不了瀝青路,大家先修基礎,等開春天氣條件合適了全部修瀝青主幹道。”
接著又有將領提出,八路軍各根據地的發展存在著不均衡問題。
原本這倒是沒什麼。
處在敵後的艱苦作戰環境下,由於敵人的軍事封鎖,八路軍各片根據地,前些年時候缺乏交流和溝通,彼此的發展自然是有強有弱。
有的部隊打鬼子吃肉,裝備換了好幾茬,還有的部隊一直遭受日軍的軍事封鎖,過得十分艱苦,槍支彈藥缺乏。
這原本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直到這次秋季攻勢展開之後,以孔捷,李雲龍,丁偉為主的八路軍機動部隊,在長距離的穿插作戰的過程中,與其他各根據地的部隊協同作戰的時候,這才暴露出弊端。
發展較為落後的部隊根本無法適應孔捷他們發展出來的新的作戰模式。
各種步炮協同,步坦協同,甚至是地空協同作戰。
沒怎麼接觸過的八路軍部隊根本跟不上節奏。
好幾次險些幫了倒忙。
此次主動發起的秋季攻勢還好說,往後發起戰略反攻時期,若是全面聯合作戰,這些薄弱的環節很容易就會成為日軍突破的破綻。
最終的解決方案由副總參謀長提出:
“此次秋季攻勢過後,日軍在華北方面的佔領區面積進一步縮小,我軍各片根據地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固,部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我們要進一步的建立各片根據地彼此之間的聯絡。
以強帶弱,促進各根據地向均衡的方向發展。
另外,咱們軍工業的發展也要考慮向各片根據地擴增,至少要保證這主要抗日根據地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的軍工產業,以確保在敵人的軍事封鎖之下依舊可以保證裝備彈藥的供給。”
說到這裡,副總參謀長直接望向孔捷:“孔捷,這方面你要多協助後勤部門做好工作!”
“是!”孔捷應了一聲。
接著會議又說到各根據地的情報工作和保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