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下午三時左右。

幾百裡跋涉,從太行根據地一帶秘密分成三撥,潛伏轉移到西北軍區的120師機械化作戰部隊。

在李雲龍和孔捷的率領下,分成兩個批次,在沿途各八路軍部隊的掩護作戰之下,按照預計劃的幾乎筆直的路線,通往日軍26師團大本營所在——大同而去。

整支快速反應部隊配合各式戰車將近300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的又是路程最短的直線。

直奔大同。

這一意圖乍現,當真石破天驚!

突然出現的快速反應部隊,以最為精銳,集合裝甲防護,火力進攻以及機械化優勢的裝甲兵部隊率先突進。

整個快速反應部隊一次性可以拉運轉移精銳2000餘人,這還是第一批,又同時攜帶了相當數量的裝備彈藥的情況下。

如果是第二批進行轉移的話,擠一擠,裝個將近3000人也不在話下。

各式戰車裝備大量自行火炮,攜帶有相當數量的戰防炮,車載迫擊炮,還有防空炮,飛雷炮這些重武器。

各先鋒推進車隊,還特別準備了攻堅戰打響之後的火力突進小組,這些小組成員們裝備了由新式陶瓷,防彈鋼板,高強度尼龍合成的防彈衣。

大量衝鋒槍配合轉輪霰彈槍,準備大量黑索金構成的新式炸藥裝置,還有爆破桶破障發射器以處理雷區,以及隨行的鐵絲網路障的戰鬥工兵。

戰鬥一旦打響之後,裝甲兵部隊以裝甲車和坦克作為刀尖,率先突破日偽軍的防線,開啟突破口。

以主力進攻部隊為主,發起勐攻。

各支火力突進小組則暗中配合主力部隊率先向前滲透,突進解決掉日偽軍的重要火力點。

或是直接以步話機作為滲透偵察的觀察兵,隨時為後置的火炮提供日偽兵相關軍事打擊目標的具體座標。

實際上,直到此時,日軍方面雖然察覺到八路軍部隊的瘋狂,同樣察覺到這支突然出現的快速反應部隊,絕非是他們瞭解中的晉北的八路軍部隊所擁有的底蘊。

但是日軍終究沒有想到,八路軍此舉,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的目標會是直指他們的大本營大同。

即便是旁觀者清的傅宜生,也沒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出八路軍的意圖所在。

原因是很實在的。

大同離西北軍區的八路軍部隊尚且還有很遠。

即便是八路軍的這支快速反應部隊,想要迅速的突進過去,恐怕也需要不少時間。

另外,從八路軍的西北軍區到日軍要塞大同,這中間還有大大小小上百個防區,沿途更有鬼子設下的簡直數不清的軍事防線。

整個大同的外圍就像是被洋蔥包裹了一層又一層。

而大同的位置則是處在整個洋蔥的蔥心區域。

所以小鬼子一開始並沒有慌。

至少沒有因為大本營老巢即將被端而慌張。

直到……

八路軍的裝甲兵和坦克部隊一路進攻,勢如破竹,簡直摧枯拉朽,根本沒有任何的日偽軍防線可以阻擋片刻。

一來,日軍壓根沒有想過,晉北的八路軍部隊能夠組建這麼一支擁有相當數量的裝甲兵和坦克的快速反應部隊。

更沒有料到,八路軍的裝甲車和坦克的進攻力會如此強悍,甚至還配屬了大量的跟進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