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 八路軍重兵壓境(第3/3頁)
章節報錯
保德縣東部的方向,那是誰的地盤鬼子司令官再清楚不過。
那是另一個令他異常頭疼的對手,國軍第35路軍的地盤。
其中,35路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八戰區副司令官,兼二戰區北路軍總司令,那傅宜生也不是好對付的。
這些年,駐蒙軍一直守在包頭、大同一帶不敢輕動。
你以為小鬼子想呀?
除了提防八路軍之外,日軍主要的就是害怕這個喜歡偷雞的傅宜生,再趁機端了他們的老巢。
要知道,整個國民革命軍除了八路軍和新四軍之外,其他的部隊裡邊敢真心抗日,並且常常抗日,且多有勝績的軍官可並不多,傅宜生便是其中之一。
這傅宜生率領的35路軍的主要防區,河套平原一帶,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也正是因為傅宜生率領部隊在河套平原屯田駐守,這才保證了整個西北諸地,包括西安,蘭州以及延安大後方的安全。
所以,八路軍對於35路軍抗日方面的支援還是不遺餘力的。
另外與常規的蔣軍部隊不同的是。
傅宜生這傢伙人送外號七路半,除了作戰戰術和八路軍的戰術頗有些相像之外。
主要就是這小子和八路軍的關係,不像尋常的國軍一般,就算不是明面上的敵人,私底下也是相互提防,勾心鬥角,涇渭分明。
恰恰相反,這傅宜生偏偏和西北軍區的八路軍部隊保持了相當密切的關係。
傅宜生本人和延安方面的八路軍將領,以及120師的師長,那更是常有書信聯絡,算得上是互通往來,軍事上也多有彼此之間的援助與合作。
這一方面與傅宜生本身的民族大義,寬廣的胸襟有關。
另一方面則是傅宜生率領35路軍,駐紮河套,抵抗日軍,同樣也少不了八路軍的支援。
日軍因此就更頭疼了。
按照眼線傳回的訊息,那延安方面的八路軍這幾個晚上,前前後後從保德縣方向挺進的部隊,恐怕都有十幾個團了。
頗有一種重兵壓境的感覺。
這可是一支不容小視的力量,外加上八路軍在幾天前險些覆滅鈴木大隊的作戰中,展現出了遠超過平常的戰鬥力,這對駐蒙軍的日軍而言,如同當頭棒喝。
而這支突然從延安方面大量增援過來的日軍,究竟想幹什麼?
萬一他們再與河套地區的35路軍聯手……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而接下來,隨著時局的發展,壓根就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駐蒙軍的鬼子司令官去思索。
接著便是退守到保德縣東側防線的西野聯隊,率先遭到了八路軍部隊的進攻。
從日軍的情報部門探查到的情報表明,這支進攻的八路很有可能就是從延安方面增援過來的部隊。
負責防守的老鬼子西野那叫一個欲哭無淚。
駐守保德縣的時候就險些被這些兇殘的八路軍全殲在縣城之中,要不是自己有先見之明,見勢不妙,提前開熘,說不定那鈴木的下場就是自己的下場。
俗話說得好,你們八路軍厲害,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結果就這麼不偏不倚的。
八路軍率先發起的進攻,偏偏又衝著他西野聯隊來了。
而且這一次不同的是,增援過來的援軍部隊以及督戰官就在後面看著,老鬼子西野也不能顧技重施,玩什麼金蟬脫殼,提前開熘的詭計。
沒法子,只能老老實實的硬著頭皮上了。
結果卻是讓西野大左喜出望外。
八路一連發起了多次進攻,竟輕而易舉的就被自己的防守部隊擊退。
這一幕看得觀戰的西野大作都有些發愣。
八路軍什麼時候這麼不堪一擊了?
可他那裡知道,這不過是八路軍故意發起的仰攻罷了。
就是為了故佈疑陣,虛晃一擊,於是就在羊攻結束之後的當天下午,其他各方向駐蒙軍的防線便遭到了八路軍部隊的勐烈進攻。
根據日軍偵察部隊傳來的訊息,甚至還有大量的八路軍主力,正在向傅宜生的35路軍的駐紮方向快速的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