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支隊鋼鐵工業,汽車產業,軍工業。

接著,領導們又趕到了丁偉的新一團根據地,參觀新一團特別打造的新式化工廠。

這新一團新式化工廠的最初打造,靠的是到處搬鬼子的企業和引進的化工企業,有各式炸藥廠,合成氨,合成橡膠,煤化工,磷化工,鉀肥,氮肥等。

化工園區已經初具規模。

領導們坐在觀賞車上,隨著丁偉在一旁的介紹,各處觀賞新一團化工產業的發展,一個個無不是笑得合不攏嘴。

在觀賞途中,說起日軍在五一大掃蕩的慘敗問題。

傅司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八路軍究竟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要知道,那可是鬼子積蓄了幾乎整個華北方面的力量,發起的空前的一場大掃蕩。

若是換作他35路軍的話,在鬼子如此力度的大掃蕩下,說不定就被全軍覆沒了。

處在新一團的地盤,丁偉作為新一團的團長,大家的目光很快都匯聚在了他的身上,都想聽聽他的想法。

熟悉丁偉的八路軍將領們更是知道,丁偉的目光一向長遠,對局勢的分析能力更是獨到。

最終,丁偉也沒有謙虛,而是在思索了片刻之後回答道:“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就不提了,只說其中一個點。

其實這次五一大掃蕩,鬼子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就是作戰物資攜帶不足,就進入了咱們根據地……”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雖然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岡村一再強調要保護好後勤線和物資供應線,帶足物資再進山。

在華北方面和八路軍交手了這麼多年,岡村對於八路軍尤其喜歡破壞帝國運輸線和後勤線的針對性戰術,早就已經摸透了。

此次發動空前規模的大掃蕩之後,他也一直提防著這一塊。

奈何此次參與五一大掃蕩的日軍,除了岡村麾下的嫡系部隊之外,還包括從各個戰區抽調過來的野戰部隊。

這些野戰部隊對八路軍的認知還是建立在抗戰爆發初期的戰鬥,和這些年八路的虛假宣傳上。

認為“八路軍是三槍八路,一槍就能打穿八路軍根據地”的軍官不在少數,作戰的時候攜帶的物資,甚至比作戰需求的物資還少一半。

甚至有日軍軍官認為,八路軍打仗完全靠繳獲,少帶物資,八路軍繳獲就少,耗也能耗死八路軍。

丁偉的聲音繼續著。

“……鬼子不知道的是,我們已經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體系,提前生產囤積了不少物資。

鬼子一來,頭七天作戰頻繁,消耗不少,我們一直拖到第二個星期,我們還有彈藥,鬼子卻開始出現彈藥不足的情況。

在我們高強度的打擊下,鬼子才想起來運輸物資,可惜,白白便宜了咱們提前潛伏的襲擊部隊。

鬼子後方保護運輸線和物資線的部隊兵力空虛,咱們迂迴潛伏的可都是精銳,輕而易舉的就切斷了鬼子的運輸線。

導致深入咱們根據地作戰的日軍無法得到有效的物資供應和補充。

別說是吃不飽喝不好了,就連彈藥,持續作戰多日之後,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後面鬼子沒能打穿咱們根據地,物資又送不上來,撤退又走不掉,也就陷入了被動。

所以說此次能夠在五一大掃除中順利的擊敗日軍,除了咱們自身軍事力量的強大之外,還是贏在了後勤保障方面!”

孔捷笑著附和道:“老丁說的一點沒錯,不僅如此,我想從今以後,日軍就算是想針對咱們的根據地展開大掃蕩,也得考慮考慮他們的後勤供應是否能夠跟上的問題了。”

如今,八路軍根據地的面積越來越大,有些縱深甚至能夠達到上百上千公里。

日軍在深入根據地大掃蕩期間,後勤保障線就會拉得越來越長,而八路軍藉助根據地的穩固後勤供應,在後勤保障上是完全碾壓日軍的。

如此情況下,日軍的大掃蕩自然是越發的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