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作為日軍36師團的後勤中心,外加上特殊的交通樞紐,對於日軍的後勤運輸來說至關重要。

如果將日軍打造的佔領區和封鎖區域比作一座堅固的大房子的話,黎城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承重梁。

只要咱們能把這根樑子給他拆了,再順著這根樑子破壞掉鬼子穩固的運輸大後方。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小鬼子想要掀起對咱們根據地的報復性大掃蕩,後勤的物資保障是必須的,那麼,黎城後勤中心這個點就是無法跨越的。

我只另外補充一點:

此次的作戰,四方矚目,國際各國也多有關注,咱們這場戰鬥如果打響,可以看作冬季大反攻的延續作戰,包括上次圍攻黎城,進攻大同,奇襲魯中等一系列的勝仗。

這場戰鬥甚至關係到咱們八路軍在未來,是否可以真正立威於中國,立威於世界。

所以這場戰鬥咱們不但要打贏,而且要打的漂亮,不但要打破鬼子的軍事封鎖,還要徹底粉碎日軍企圖掃蕩咱們根據地的陰謀,更要帶給日軍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我建議,咱們可以特別打造幾場屠宰場般的戰役。

目的非常明確,就一條,想方設法的殺更多的鬼子。

只有用淋漓的鮮血,才能讓侵略者由衷的膽寒!”

孔捷的話語立馬吸引了眾人的心神。

至於什麼是屠宰場。

孔捷想到了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地區與日軍進行的松山戰役。

那場戰役雖然在後來被冠以了不少美譽。

甚至有人稱那是整個抗戰史上最能彰顯中國人血性的一場戰役,整場戰役8000餘英勇的國軍士兵,前仆後繼的戰死。

最終硬生生的將松山的1000餘日軍全部殲滅。

戰役的本身自然是可歌可泣的,的確是彰顯了中國軍人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場戰鬥即便最終消滅了松山的所有日軍,但是國軍付出的代價太過的慘重。

贏了,但是從人命的角度來說,卻輸的悽慘。

駐守松山的日軍即便是戰敗,恐怕也在心底想著,他們贏了,畢竟用一條人命就能換上中國軍人七八條鮮活的生命,這又怎麼能算得上是敗仗呢?

每每想起這場戰役,孔捷的心底都是噴火的。

而類似的戰鬥在整個中國戰場上,日軍與中國抗日武裝的交鋒之中,其實絕不在少數。

前仆後繼的中國軍人們一批又一批的倒下,多少仁人志士,熱血男兒,拋頭顱灑熱血,大家不怕死,就怕死的太憋屈,就怕死的太窩囊。

殘忍的日本人憑藉著更加精良的裝備和更加優勝的軍事素養,在中華戰場上給抗日武裝打造了不知道多少處屠宰場一般的戰役,無情地屠戮著國人的性命。

現在,孔捷就是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以暴制暴。

“……所以,殺!將整塊戰場直接打造成屠宰場,屠殺日寇侵略者,屠殺這些殘暴的劊子手、畜牲的戰場。

我們的宗旨就一條:

在保證部隊自身傷亡的情況下,不惜一切彈藥和資源,藉助有力的地形地勢,甚至反過來充分利用敵人手中的裝備、資源,將每一場戰場上的日偽軍通通的殺光屠盡!”

當帶有老實人標籤的孔捷,嘴巴里吐出這一連串平靜的話語。

形象的反差之下,在場的不少幹部甚至都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心裡沒有來的替小鬼子默哀了幾秒。